-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操作目的】
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或意外死亡的患者。
【实施要点】
一、仪表: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二、操作步骤:
1.评估现场抢救环境的安全性。
2.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双肩),大声呼叫患者,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注意颈椎保护。
3.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颈动脉搏动(同时判断脉搏和呼吸)。颈动脉搏动判断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秒钟(数数1001,1002,1003……)。
4.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请医务人员备除颤仪和急救车,记录时间。
5.使患者去枕仰卧,身体无扭曲。如果是软床,胸下应垫胸外按压板。解开紧身衣扣,松裤带。
7.实施胸外心脏按压:C
①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定位:剑突上两横指,将左手掌根靠紧右手食指)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开胸壁,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30下;手掌根部不离开患者胸壁
③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大于5厘米;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1/3(婴儿约为4厘米,儿童约为5厘米)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⑤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⑥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⑧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8.开放气道A
(1)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如有活动义齿,则取下。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①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②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9.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使用)B
第一个循环: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通畅,用压额之手的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子。正常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密封患者口部,用力吹气,看见胸廓上抬。吹气时间为1秒。吹毕,松开捏鼻翼的手,观察胸部上抬情况。重复吹气一次。
第二个循环: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
将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8~10升/分。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两次。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10.操作2min(约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口述:判断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能触及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光反射存在;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
11.复苏有效,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基础生命支持有效,进入下一步的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地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D2010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制造图册-中国电力规划.pdf
- 2025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06 《昆虫记》真题练习(单一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docx
- 第八讲 新闻事业与新闻事业管理1.ppt VIP
- Q∕GDW 11902-2018 -光伏发电资源评估方法.pdf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 教案.docx VIP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_D60-2004).pdf
- 责任督学双减作业管理督导典型案例.docx
- IE-产能提升改善报告-----2.ppt
- 2020梯形螺纹 第2分:直径与螺距系列-编制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