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二上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从内容上看

《古诗二首》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所见的祖国山河风光,《登鹳雀楼》还写了诗人赏景后感悟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从语言表达上看

两首诗写景的方法有相同之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水,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描写了登上鹳雀楼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望庐山瀑布》的前两句从一个“遥看能发现诗人也是先写远景——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后两句是近看,运用了夸张和想象写出了岩壁的高陡,又写出水流之急,突出整个瀑布的雄伟气势。

(三)从插图习题看

课文插图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诗画对应,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画,激发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课后第二题“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就可以运用读诗想象、对照图画等方法加以训练。课后第三题从不同层面让学生积累词语,这些词语大多以景色描写的居多,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感受和记忆。

学情分析

(一)字词学习

本课中需要认读11个生字,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难度不大,其中“烟、穷、布、炉、层等生字可以联系生活和学生课外识字进行复现和学习。“川、尽、欲、瀑、依、遥”等字生活中接触较少,有的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通过词语拓展、借助偏旁、结合诗句等加以理解和记忆,并鼓励学生主动积累。

(二)内容理解

二年级上册学生经历一年级的学习,对古诗文背诵已有一定数量积累并且有兴趣背诵,但借助诗的意境读得朗朗上口还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对于理解诗的情感和诗中蕴含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黄”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诗句的意思。

2.思维目标

(1)能初步发现作者写景的方法和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2)让学生看图想象、借词想象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价值目标

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初步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读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环节一:找一找,说一说,揭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学生找一找浙江——湖州——长兴。

2.地图上你还了解哪些地方,指一指,说一说。

3.引导学生了解两首诗中“鹳雀楼”在山西运城,“庐山瀑布在江西九江。揭示课题。

4.明确本节课学习《登鹳雀楼》。

【学生学习活动】

1.背诵《神州谣》。

2.根据老师的动态地图找家乡。

3.介绍你了解的其他地方。

4.找山西和江西在哪儿?

5.读课题,了解两首诗中“鹳雀楼”在山西运城,“庐山瀑布在江西九江。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从“神州”和中国地图入手,通过复习旧知和图片让学生对祖国地大物博有初步的印象。

环节二:读好诗,认生字

【教师课堂行为】

1.板书诗题,教学“楼的书写,简介“黄鹤楼”。出示:“天下第一楼鹳雀楼图片读好名字。楼名有来历,猜猜这座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鹳雀”指的是水鸟。相传这座楼建成后,每天有许多美丽的水鸟前来,人们就取了这个名)。

2.简介诗人。这座楼不仅吸引水鸟,还吸引了许多诗人来浏览。他们都在这里写过诗,其中写的最好的就是一位姓王的诗人,(出示:王之涣指名读,齐读)听说过他吗?(师简介。)

3.出示学习活动要求:自由大声地读;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帮忙;不说停就一直读。

4.组织反馈,预设重点:“尽、“层”。

5.读通顺了还要读的好听,师领读、师生对读,听出节奏;划上节奏线,再次跟读、齐读。

【学生学习活动】

1.读诗题。

2.根据学习活动要求大声读课文。

3.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