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察调研报告
考察调研报告汇编(1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
整。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察调研报告,仅供
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考察调研报告1
一、两地渔业基本情况
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渔业大省(市),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居西
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第三位。
四川省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水库、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896万亩,宜渔水面
达358.5万亩,宜鱼稻田面积近1000万亩。全省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主要的鱼
类栖息地,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种,有中华鲟、胭脂鱼、大鲵
等55种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四川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301.35万亩,水产品
产量98.25万吨,水产业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29.69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
速发展,产量比重已上升到35??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和渔药渔饲料
工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境内有河流223万亩,池塘49.24万亩,建成后的三峡水库水面达140
万亩,其他水库35.25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辖区内地下冷、热水资源极为
丰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鱼类资源丰富。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72万亩,水产
品总产量达25.06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6??25??渔业经济总产值
3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
今年1月~9月,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76.17万吨,同比增长9.14???业经
济总产值116.25亿元,同比增长12.0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百万吨,
比上年增长7??右;渔业经济总产值可望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现农
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重庆市由于遭受特大旱灾损失较大,1月~9月水产品总产
量为17.3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减缓。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约为22.5万
吨,同比下降10??右。
二、主要措施与特点
四川省和重庆市渔业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分别提出
了“努力构建西部渔业强省”和“渔业发展新阶段”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渔业
“转变、拓展、提升”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争取和落实惠渔政策有新突破。四川省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明确要
求,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省水利厅及时召开全省水产工作会
议,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省财政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水产良种补贴和技术培
训,并建立水产科研创新机制,开展水产育种攻关,有力地带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
增收。重庆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试行)办法》,
集中运用农发资金,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补助,引导和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受到渔
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二是开辟渔业投入渠道有新进展。重庆市利用本地资源特色优势,吸引资金开
发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黄颡鱼、翘嘴红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观赏鱼养殖已发
展成为打造郊区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四川省利用中西部结合带的地缘优势,积极
引进资金建设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预计全省今年的投
入将超过10亿元。许多养殖户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
展。一些丘陵地区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稻鱼轮作,成为新的渔业经济
增长点。
三是建设生态渔业有新思路。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西部渔业的基本要求。两省
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工
作。重庆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水面大量增加的机遇,积极探索并科学规划三峡水库
渔业的发展思路与措施,努力实现发展渔业生产促进库区移民增收和保护水库生态
环境的协调并举。同时,为减轻工程建设对长江渔业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了
水产原良种场,储藏、研究和保护长江特有鱼类资源,并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
监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实保护三峡生态环境,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四川省
结合地方实际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从今年开始逐步取缔施肥养鱼,并积极推行环
境友好的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四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有新做法。今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川渝
大地,两省市渔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尽量减少渔业生产损失,重庆市从加强抗
旱救灾工作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