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PAGE2
PAGE5
PAGE5
课题
天文学和数学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2)了解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素养目标:
(1)领略中国天文学和数学的独特魅力,体会并主动学习古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所具备的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精神
(2)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查找关于天文学和数学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互动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吗?他们有何成就?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一、天文学
(一)天文仪器
中国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物候和农时,于是就发明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制订历法,从而准确地把握物候和农时规律。
1.圭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圭表”图片,并进行讲解
远古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久而久之,人们便从太阳每天有规律的东升西落中发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于是,人们开始以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中国使用最早、沿用最久的天文测量仪器是圭表。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置的尺,表是直立于平面上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圭与表相互垂直。人们通过表影在不同时间落在圭面的长短变化,测量、比较、标定日影的变化,推算和制定了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的节令日期,从而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事活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观星台”图片,并进行讲解
我国最重要的圭表测量遗址在河南登封的周公测景台。周公测景台俗称“无影台”,又名“八尺表”,相传是周公(姬姓名旦,亦称叔旦,是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在此立土圭测日影之处。后来,唐代天文官南宫说奉诏在此处仿照周公的土圭旧制建成了石圭石表,元代郭守敬又在测景台北约20米处建造了永久性的观星台。
【教师】讲解“郭守敬与《授时历》”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授时历》对我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2.日晷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托克托日晷”图片,并进行讲解
日晷又称“日规”,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两部分组成。日晷是通过测量太阳在不同时间段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当下的时间,是古代人们测量时辰的一种计时仪器,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托克托日晷是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日晷。1897年,托克托日晷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出土,专家们根据上面的汉篆确定它为汉代日晷。此晷用泥质大理石制成,边长27.4厘米,厚3.5厘米,晷面中央有一圆形小孔;以中央孔为核心,刻出两个同心圆,内圆与外圆中间刻69条辐射线,各辐射线夹角相等;辐射线与外圆的交点上钻小孔,孔外是1~69的汉篆数字。
3.漏壶
由于圭表和日晷都需要利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在阴雨天或夜晚便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漏壶这种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计时的仪器便应运而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漏壶”图片,并进行讲解
漏壶又称“滴漏”“刻漏”,是中国古代一种计时仪器。目前发现的早期漏壶大多属于汉代,为沉箭式。汉代漏壶里插有一根带有刻度的标杆,称为“箭”,用于指示时刻;箭下有一只舟承托,使之浮在水面上。在使用时,漏壶内的水会从水管内逐渐滴出,箭随之下沉。人们可以根据箭的刻度观察时间的变化。1976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门其日格乡出土的青铜漏壶(又称“千章铜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且有明确制造年代的沉箭式漏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仿品展示于鄂尔多斯博物馆。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元代的多级漏壶”图片,并进行讲解
沉箭式漏壶受湿度、温度和气压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计时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浮箭式漏壶和多级漏壶,即在原来漏壶上增加漏壶,用上壶的水量补充下壶的水量,以实现稳定水量的效果。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元代多级漏壶铸造于元延祐三年(1316),高264.4厘米,由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四壶组成,分别置于阶梯式架座上。最下面的受水壶盖中央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教案 第14课 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四).docx
- 《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教案 第15课 常见传染病的应急处置与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一).DOC
- 《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教案 第16课 常见传染病的应急处置与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二).DOC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3课 语言文字.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4课 文 学.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7课 音 乐.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8课 雕 塑.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9课 传统民间技艺.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10课 传统节日文化.docx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案 第12课 传统饮食文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