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docxVIP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史前时期)

授课题目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华夏初立,中华文明特性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起源。

难点:中华文明特性的基本形成。

教学方法

1、教学活动的导入

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

2、理论讲授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

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3、学生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教学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起源

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中华文化圈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一、中华大地早期人类与文化

早在约20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痕迹。已出土的众多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显示诸如矢状嵴、印加骨、朝向前方的额骨、扁塌的鼻骨、铲形门齿、第三臼齿先天缺失等体质特征,构成了区别于欧洲、非洲的东亚地区人类的颅骨形态。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早期先民的石器加工技术逐步从多样打制走向磨制。源自陕西蓝田上陈遗址的“小型石片石器技术”,在河北阳原泥河湾、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河南许昌灵井、内蒙古乌兰木伦等遗址普遍存在,说明这一技术被广泛使用并连续发展。浙江长兴、安徽宣州(今宣城市宣州区)陈山、湖北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曲远河口、广西百色盆地、广东郁南磨刀山、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等广大南方地区遗址,则流行大型砍砸器的“砾石石器技术”。此外,山西襄汾丁村、湖北丹江口库区、陕西洛南盆地、四川稻城皮洛等地相继发现了“阿舍利技术”的手斧。内蒙古金斯太、新疆通天洞、云南富源大河等遗址出现了“莫斯特技术”的石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这些适应多样环境的多元石器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新的磨制技术发展出来。磨制的石(玉)器、骨鱼镖、骨针、骨管、贝壳、鸵鸟蛋壳等不断涌现,为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做好了技术铺垫。

整个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也不时与外部发生基因和文化上的交流。但总体上,该时代在人类体质演化和文化演变上表现出显著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二、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距今约1.2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等遗址出现了食用水稻的痕迹。约1万年前,华南地区的浙江上山先民开始驯化水稻,华北地区的北京东胡林先民开始种植粟黍。距今约2万年前,江

3

西仙人洞先民制造出了陶器。随着农业、制陶技术的发展,人口激增,定居聚落产生,为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孕育准备了条件。

距今1万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和华北山麓地带的中华先民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陶器以及明显的农业与定居迹象出现了。距今9000多年,中华大地农业初步发展,定居聚落增多、联系加强,形成了一定范围的文化区和区域交流。如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与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在陶器器型和装饰纹样上,就存在相互联系。

距今8000多年,“南稻北粟”的谷物种植,伴以猪、狗等动物的驯化饲养,使稳定的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各区域文化迅速发展,交流明显加速,联结出更大的文化关联区。以豫中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发展出裴李岗文化,其先民拥有稻米、野大豆、莲藕、菱角、猪、鹿、鱼等丰富的食材,用石磨盘与磨棒加工粮食,用陶鼎炊煮食物,有些人群还能佩戴磨制精美的玉石装饰品,用骨笛吹奏音乐,使用牛骨制成的叉形骨器、龟甲与大自然和祖先沟通,甚至在龟甲上契刻出表意符号,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裴李岗文化对渭河流域、汉水上游、冀南豫北地区、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产生了强烈影响,并将这些文化区初步联系成一个相对的文化统一体,“早期中华文化圈”或“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开始萌芽。

此时,中华大地还存在着许多分布空间相对稳定的其他农耕文化区、渔猎文化区、狩猎采集文化区等。长江中游澧阳平原的彭头山文化,以圜底钵、浅腹盘、罐形釜、盆形釜、双耳罐等为主要陶器组合;在稻作农业基础上,发展出大规模的环壕聚落,聚落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能源管理领域开发、方案设计、实施等,可承接开发咨询、方案设计文档等多方面内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