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无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体物,无言不是不说话,无言乃是放弃“人之言”,而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然相去呈现。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无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几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一切森然毕具的美的形态都是其形相。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归复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不言”是与人为相对的,人为的美是局限的、片面的,它产生于“言”,由知识所控制,它是相对的美。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涉,我们千万不要将此理解成:中国美学强调自然是最美的,人创造的东西不如自然。因为,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不是西方美学中所说的感性实在,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儒家哲学虽然关心人伦的建构,但总是将人的道德努力归之于天。天是创造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在儒家,如果说有个大美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在主观,不在客观,也不在主客观的结合,而在天。天是什么?天不是自然对象,也不是遥在天国的至上神,天为绝对之创造本体,显而为万物,从而生生化化,有物有则。

当孔子说“予欲无言”,弟子以如果先生不言,何以领教询问时,孔子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来作答。在他看来,无言可以合天,天不言,而创造不已。他对逝者如斯的感叹也包含这样的思想。天是无言的创造本体,正所谓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

《周易·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寂然不动,言道体,道体为无声无息、无形无相、静而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即一体灿著,天下万事万物生生化化,因一体而生,因一体相连。一体有寂然之美。这是一种本体的美,乃大美不言之体。《诗·周颂·维天之命》说:“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这两句诗为儒家所重视,《中庸》将其作为“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本特点。天,即本体。命,即本体之流行。“於穆”含有深远、深奥、深透、静穆之义,是对天之本体的形容。正如《中庸》结篇时所说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天地无声无息,创造不已,是至深之道,有至美在焉。

天之美,是绝对之美,是美本身。绝对之美,乃无言之美。儒家树立一个无言的美的本体,突出其创造特性,也突出对这种美的把握,只能走默然体验的道路。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落花无言》)

材料二:

庄子认为真正的大美是无法用言语传达的,它流行于天地宇宙之间,言语永远不能描绘出宇宙自然的本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从文中可以看到,此时的庄周已经与蝴蝶合为一体,物我交融。他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身的存在,甚至认为他就是蝴蝶,蝴蝶就是他,他进入了一种无限愉悦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他直接感受到的。这种境界不是来自语言、意识。而是忘言、忘意,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庄子认为美学意义上最主要的审美对象是无限的美、大美。这种大美是超越自我的,是精神上的一种纯审美。庄子认为在无限的时空、宇宙、自然面前,人显得更加渺茫。因此中国绘画受庄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主张回到本色的自然中去,追求自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描绘不加任何修饰的本色自然。

同时庄子进一步扩大了审美范围,将“丑”纳入审美范围,突破传统对丑的定义,认为丑并非就是不美,丑只是外在,而内在人格、精神、理想才是最重要的。在《庄子》中,有很多寓言描绘的就是或相貌丑陋或肢体残缺的人。庄子借用这些形象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美与丑的区别。受庄子“丑非不美”思想影响,在中国传统古代艺术审美中,文人更注重大巧之拙,甚至向往枯槁之美。这一点,在中国书法中尤为明显,中国书法就提倡生、拙、老、辣。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书法从不追求逼真美丽的景物描绘,而是注重寻找生命的真理。

而在审美之中大美是无需言语的,正是庄子主张的大美不言。当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已经无法用言语传达,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这正是庄子所说的不可言论、不可意致的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