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文学之差异 .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视角中的中西文学比较

姓名;李海琴

专业;心理学院

学院;201214560108

传统意义上,学术界历来习惯把文化研究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

化两个方向,其中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中华文化,也就是一般意义

上所讲的中国文化,而西方文化即是指欧美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两

大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文化从诞生之日便呈现出不

同的特征,千百年来营养并滋润着各自不同风格的文明和国家。另一

方面,作为文化的主要承载体之一的文学也因受其所根源的文化的差

异性的影响而彰显出不同色彩、风格和样式。而这种差异体现在中西

两种文化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正是由于中西两大文化的不同才

使两种文化环境土壤下产生的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差别。两者之间,这

种差别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文学上,都被本土的人们视为习惯而

被另一方的人们所惊异其存在。对于这一点,近代美国著名汉学家费

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说的很清楚,此外余英时、李泽厚等史学

家、文化学家也较早的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他们都不约而同,或自觉

或不自觉的站在了文化差异性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化之特色。本文便是

顺着这一思路,即从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来看本国文化特色,进

而探讨各自文学的特征。

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史学家李泽厚有一个很经典的概括

“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应该说,从中华文明诞生之日起,这种文

化特征就在合适的土壤下得以产生和延续。我们知道,中国历来都是

重实用的,而中国文化也已实用为其目的和标准。进一步讲,由于人

们都追求实用,强调社会功能而非其他,所以他们就必须有一个分析

事物和行为是否具有实用性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保持下来成为

一种习惯便是理性的传统。另外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所谓“乐感”,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相对于

少数的贵族历来是生活在贫苦之中的,但除了统治者有太过分的征役

而超过了他们生存的底线,他们大都是求安稳而安于现状的,这不正

是“乐感”的体现么,当然也不仅于此。比如说历史上流传着的各种

神人和英雄,他们大都是产生于民间的,正体现着普通民众在长期稳

定的体制下产生的渴望外在虚无神力来改变命运的愿望。此外,集体

主义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这主要和长期稳定的集权政治和庞大的人

口数量有关。不同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崇尚理性,西方文化向来

都以个人主义和崇尚自由而为其特征的。笔者将其特征概括为:“崇

尚自由,立足个人”。相比于农耕文明的广大地域和长期稳定的和平

环境,西方海洋文明的地域较狭小,国家较稠密,战争频繁,地域间

交流也较多。因此,西方人不像东方人的保守而较开放,他们因不主

要以农耕为生,即不被捆绑在田地上,而崇尚自由,由此西方文化注

重个人的力量,并渴望征服,这与中国文化的注重集体,求稳定是迥

然不同的。

针对以上所说的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再来看文学所受的影

响。首先,我们知道,从一定层面上说,文学的特征表现了现实的特

征,文学的愿望反应了现实的缺失。“实用理性”的中国文化和“学

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使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文学大都与现实应用有

关,这些应用,在古代,主要包括写史、谏议等,因此我们可以清楚

地看到,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文学绝大多数都是言在此而

意在彼的(《诗》一般理解是其大多篇是对时政或讽或赞),只言及个

人自然感情的几乎没有,多少都会和时政现实有关。是宋代朱熹提出

的“经世致用”是对这一特点的经典概括。再看西方文学,上面已经

提到,崇尚个人是其文化特征,因此这里的文学大多注重个人感情的

自然抒发,而与现实政治的联系明显较少。不同于中国文学中注重抒

发仕途感慨,他们往往注重于对个人能力、性格的表现和分析。

其次,中国文学立足精神,西方文学立足现实。针对中国文化所

具有的“乐感”特征,中国文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这一思想的载体,

很多人讲,中国文学里没有悲剧,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中国文学

里,悲剧大都以悲的形式出现,却最后习惯以喜的气氛收场(如生死

后的大团圆结局)这不是巧合,正是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乐感”心

理,简单说即不希望面对现实,总往好处去想。相比于中国文学,西

方文学受其文化影响更尊重现实,他们不像中国文学那样寻求精神上

的超脱,而是立足现实,着力表现现实。

第三,中国文学追求人格上的完

文档评论(0)

lzy5536lz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