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鉴赏古代诗歌之评价观点态度(答案详解版).docx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鉴赏古代诗歌之评价观点态度(答案详解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新课标2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①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5答案C【详解】?C.“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曲解原意。错误点在于“惊”的内涵理解。(1)读懂诗意一定要进入诗句意境中。颔联“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秋月朗照,秋虫高鸣,衬托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扣原诗中“惊见”,惊后面的一个“见”,表明是“惊奇地看到”,并不是选项中所言的“惊扰了他的思绪”。(2)诗懂诗意要有整体构思意识。诗歌首联和颔联写眼前景,颈联和尾联转入“心绪”,所以“惊见阴虫绕砌鸣”是写眼前实景,无关“思绪”。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16.(6分)①“白头心事”指的是诗人念念不忘,多年来一直想要实现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志愿;②“卧闻刁斗起连营”,“刁斗”军事意象表明诗人时时牵挂对敌战事;③“惭愧儿童话请缨”表明诗人虽然壮心不已,但是却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请缨上阵杀敌的惭愧。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5.选A。开篇诗人提出社会现象,陈述不良学风(有点像韩愈《师说》)。“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人们一方面研读经典停留于文字表面;另一方面言必称曾颜,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以此装饰门面,显出自己很懂的样子。从后面三联的“皮毛”“参禅”“修仙”“看花”可以看出,首联写的不是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而是“学习方法停留于文字表面、喜好不懂装的”不务实的学风。

16.(6分)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指头树梢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3分翻译诗句)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经典,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3分引申义)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5.C【解析】C.“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从全诗来看,诗人乘船晚归,先是望湖中山水美好景色,如入仙境;继而写“桥横、寺倚”,诗人很享受这种幽静和安闲的行程;颈联描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如见避、似相迎”,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不知不觉地中船儿就到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