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答题技巧+例题详解
一、论述类文本的3大要素
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有关文章,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明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内容,其构成要素为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要求观点正确,有实际意义;论据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要求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一)论述类文本的“3要素”
1.论点
论点/断,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
一般出现在:
(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但有的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作者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论题。例如《平凡与伟大》《漫谈人格》。
(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中心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3.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二)论述类文本的结构
论证过程实质是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安排。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常见的形式有:
层进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对照式
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总分式
一般有“总—分—总”“总—分”等形式
并列式
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二、方法初尝试——怎么快读文,怎么准做题
读文原则——厘清逻辑关系读文方法如下:
步骤一:边读边标关键词
标注重点: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代词;④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步骤二:读完每段理关系
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
一、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含意;
二、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
概括段落层次含意的常见方式有:
(1)寻找各段的中心句(段首的总领句、段末的总括句及段中的衔接关联句等)。
(2)依据关键词概括。
(3)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的关系。
步骤三:读完全篇画行文结构图
画出行文结构图,旨在厘清各段是如何论证论点的。
三、?[例题试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愚公移山》情境性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必考八大时态结构及用法详解.docx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抒情方式手法知识梳理、真题回顾与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 江西省上饶市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四上语文期中1-4单元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旨梳理.docx
- 中小学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以劳树德.docx
-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引手册.docx
- 《周亚夫军细柳》情境性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宾语从句考点精讲及练习.docx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