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30CCSB44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XXXX—2024
梅花鹿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报批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TXXXX—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西丰县科羽鹿业服务有限公司、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宁、赵刚、马力、商业、杜学海、黄承俊、吕斌、吴浩、孟凡涛、杨鹏、罗剑通、邓福金、阎雪松、王格、江馗语、陈强、王玲玲、李波、张婷婷、刘映雪、韩星、张娜、韩硕、刘强、安辉、刘佳、陈洪姝。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60号),联系电话:024
1
DB21/TXXXX—2024
梅花鹿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养殖场选址与建场条件、场区规划布局、基础建设要求、鹿舍内设施及配套设施。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梅花鹿养殖场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26624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50039农村防火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3023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
NY/T3049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道bridlepath
生产区内用于赶鹿、行走车辆、人员工作经过的道路。
3.2
转鹿通道turningdeerchannel
用于鹿转场运输和为如分群等不同目的拨鹿而使用的通道。3.3
拨鹿pluckdeer
将鹿通过驱赶或通道设施从原鹿群(或场所)分开放到其他鹿群(或场所)。
4选址与建场
4.1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和安全防火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2
DB21/TXXXX—2024
4.2鹿场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评要求,用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规定的养殖用地相关要求。
4.3应远离有害气体、噪音、工矿区、学校、畜禽养殖场、居民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山区应选择向阳背风,地势稍平缓,向南或向东南倾斜的坡地,地形等高线为东西走向,并与夏季主风向垂直。
4.4应在居民生活区下风向选址,远离如矿山等周围环境嘈杂的场所,附近不应有突发噪音。
4.5地势应高燥、向阳通风,排水应顺畅,地块平整集中,鹿舍地面坡度以不超过5°为宜。
4.6环境应符合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土质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饮水标准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场区规划布局
5.1鹿场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须考虑布局整体性、一致性。一般按动物饲养场、动物隔离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顺序规划布局。
5.2办公区
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与生产区应一定距离并进行隔离。
5.3生活区
5.3.1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离生产区应100m以上。
5.3.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建有绿化带或用墙体隔离。
5.4生产区
5.4.1应建在生活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