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登高》名师教学说课稿5篇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
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
苦。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登高》名师教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
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
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
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
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
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成
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
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
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
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
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
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
第1页共32页
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
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
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
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
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
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
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
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
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
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
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
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
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
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
第2页共32页
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
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
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
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
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
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
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
伟大情怀。
(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
畅之美。
第3页共32页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
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
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
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
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三读,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