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

共26道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yùn)憎恨(zēng)分岐(qí)咄咄逼人(duó)

B.创伤(chuàng)匿笑(nì)侍弄(shì)翻来复去(fù)

C.静谧(mì)渊博(bó)浩渺(miǎo)茫然无措(cuò)

D.莅临(lì)徜徉(cáng)决别(jué)人声鼎沸(dǐ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词语组合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轻地打开语文课本,自然风物、人情百态_______一幅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鸟儿___________地把最美的歌唱给万紫千红的春天;那可爱的的水藻把终年______的绿色奉献给响晴的冬天;雨的脚步走过四季,挥洒浪漫,滋润美好;散步时,关爱与责任在田野小径上________了温馨的诗行……

A.犹如各得其所储蓄书写 B.犹如呼朋引伴贮蓄书写

C.好像呼朋引伴贮蓄勾画 D.好像各得其所储蓄勾画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生命繁华的画卷。②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落英缤纷的;③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慢流淌的;④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歌燕舞的……⑤只要季节老人被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展示着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A.第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③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语段中加点的“落英”“季节”“自己”都是名词。

C.第③句中的“舒展”和“流淌”都是动词。

D.第⑤句是个病句,应将“被”改为“把”。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作者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抄出来的”片段,展现了他的一段段人生历程。

D.称呼能体现中国的礼仪文化,《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是敬称,在古文中“令堂”“家严”“舍弟”等都是谦称。

5.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请在横线上写出《朝花夕拾》中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②③

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时令中暗含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力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赏析(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巴陵送李十二①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②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注释】①《巴陵送李十二》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巴陵就是现在的岳阳,诗人与李白在这里相遇。②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一二句,写景兼点时令,通过“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将飘零之感、离别之痛巧妙地融入景物之中。

B.【乙】诗一二句点明相遇的地点,借大洲小渚的分离,象征友人的分离,也用清江传语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C.【甲】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D.【乙】诗托物言情,想象别后山长城小难见秋色;日落秋深有蒹葭,你去水云都是空,江山为之减色,表达了王昌龄对李白深厚的情谊。

(二)(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