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数量特征(生命观念)。
2.归纳和概括长江江豚考察过程中有关种群特征的应用(科学思维)。
3.掌握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并用于科学实验中(科学探究)。
4.通过对种群密度的学习,认识到种群密度对于濒危动物保护、判断生物有益或有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将对种群特征的理解应用于相关生产实践(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种群的数量特征。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动力
教师展示长江江豚视频,引起学生关注濒危物种保护问题:长江江豚的种群规模只有1000多只,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濒临灭绝。它最快15年就会在野外灭绝。也许人们永远不会看到这种带有自然“微笑”表情的物种。因此,保护江豚已迫在眉睫!教师说明任何物种都不可能以单一个体生存和繁衍,保护江豚要从种群入手,借此引出种群概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教师以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剧变为例,更容易唤起学生心底最深沉的情感。可爱的白鳍豚视频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内心对濒危江豚保护的欲望,对十年禁渔计划产生认同感,同时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任务驱动,突破重点
教师说明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江豚种群数量时首先研究种群密度。
任务一:如果你是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团的一员,采取什么方法调查江豚的种群密度?
教师讲授种群密度的定义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教师介绍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例如,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楠的密度等,可以采用样方法;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说明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及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小试身手,估算练习1中这种鼠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练习1: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鼠15只,可以估算出这种鼠的种群密度为多少?
针对我们本堂课的主角长江江豚,其为濒危物种,即使分布范围较广,我们也一般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计算其种群密度。
任务二:如果你是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团的一员,调查江豚种群密度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一】
长江再现一死亡江豚疑为非法捕捞电死(图1)
【资料二】江豚的性成熟一般要到5岁,刚刚性成熟的江豚是不太容易怀孕的,要等到七八岁才行,而妊娠期达12个月,比人类妊娠期还要长。江豚是单胎,哺乳期一般6个月,出生后有一到两年跟妈妈在一起生活。
学生分析发现资料一发现非法捕鱼、水质污染等人类活动都导致了江豚的高死亡率。分析资料二可知江豚繁殖周期长,每次只能生一胎,出生率很低。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决定江豚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教师介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定义,请同学们完成练习2。
练习2:某种群原有个体100个,当年新出生10个,死亡5个,该种群该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江豚的迁入、迁出也会影响当地江豚的种群数量。我们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表示迁入率或迁出率。
任务三:如果你是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团的一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增大江豚的种群数量?
我国保护江豚的主要措施有:人工繁育、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但是,由于江豚培育的复杂性,迁地保护难以大规模开展,应优先选择怎样的个体才能加快种群繁衍速度?年幼的还是年迈的?
任务四:如果你是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团的一员,迁地保护时应优先选择怎样的个体才能加快种群繁衍速度?
同学们一致认同选择处于繁殖期的江豚能加快种群繁衍速度,也就是说种群的年龄结构也会影响其种群数量。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生态学家通常把种群分成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三个年龄组。年龄结构一般有这样三种类型,请同学们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图中A、B、C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
学生思考回答:A这种年龄结构,繁殖前期比例高,繁殖后期比例低,导致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B类型繁殖前期和繁殖后期比例差不多,说明其出生率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班本课程故事游戏案例:《有趣的洞洞》文稿.docx
- 幼儿园班本课程故事游戏案例:(调查表)洞洞大调查.docx
-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2:2.4.5信息系统中的控制-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课时.docx
-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2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归总(两步)》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化学平衡(第一课时).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a—4c-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