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经典常谈》解读+练习
04.《诗经》·第四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1.全文思路2.知识梳理3.内容概括
4.思维导图5.内容解读6.真题演练
一.全文思路
本文先从诗的源头“歌谣”讲起,对其产生、早期发展与分类进行了阐述。之后,作者介绍了诗的形成(将歌谣记录了下来,便是最早的诗)以及早期诗的内容类型,继而自然地引出了《诗经》的由来。接着,作者从“诗言志”开始说起,谈及春秋时期“赋诗”的场合,以及其背后的“断章取义”的特质。而在孔子时代,“赋诗”去而“断章取义”留,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至此以后,《诗经》一跃而成为儒家六经之一;同一时期,“解诗”之风盛行,大小毛公和郑玄尤为突出:前者撰写了为《诗经》作注解的《诗传》;后者撰写了为《诗传》作笺的《诗笺》。《诗笺》所记录的多家解说皆采用了“以史证诗”之法。(其中包含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之说)以上的这种说法最早具体表现在《诗序》之中。最后,作者对《诗序》进行了介绍。其先介绍《小序》(《小序》将“以史证诗”作为任务却并不完善,到郑玄《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诗笺》中也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而在《大序》的介绍中,阐明其重在说明诗的教化作用,从而引出了“诗经六义”,继而分别对风、雅、颂、赋、比、兴的内涵展开阐释。
二.知识梳理
1.《诗经》由来: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期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歌。乐工收集天下歌谣以供贵族祭祖、宴饮等。战国时期,贵族没落,乐工流离,乐谱也渐渐亡失,流传下来的便是《诗经》。
2.《诗经》发展历程:
(1)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
(2)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渐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经》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之后,“《诗》三百”成为儒家“六经”之一,《庄子》与《荀子》都说到“诗言志”,“志”便指教化而言。
(3)解释《诗经》最为权威的是毛氏(大小毛公:毛亨、毛苌)《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是断章取义,甚至是断句取义。
3.关于《诗序》:
《诗序》有《大序》和《小序》。
《大序》是总论,其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是建立在“六义”之上的。《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赋诗“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兴是“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小序》是毛氏两人所作,虽“以史证诗”却未完成任务。及至郑玄,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附和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
三.内容概括
《诗经》是在五经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部。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四.思维导图
五.《诗经?第四》解读
1.诗的起源:歌、谣
第一段从诗讲起,讲诗的起源。这里的“诗”指《诗经》,为什么不说“诗经”而说“诗”呢?因为这时还不叫“诗经”,而叫“诗”,从“诗”到“诗经”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这一段告诉我们诗起源于歌谣。那什么是歌谣呢?人们在高兴或悲哀时“说”“唱”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如果感情抒发的还不够尽情的话,还加之以舞蹈。唱歌的人,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多人。这时候还没有文字,所以这些歌谣都是记在脑子里,口口相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免加入不同人的改造,所以,这些歌谣的形成,是“多人的智慧”。
如果你读得细心些,会发现这一段中有许多疑问。
比如,第二句话说歌谣是抒发个人感情,第五句又说“酬神作乐”,歌谣的用途是两个还是一个?作者并没有说明。
比如,第10句,说“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合式”是什么意思?歌谣需要“合”怎样的“式”呢?
有疑问这是在读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边读边思考,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让我们先带着这些疑问往下读。
第二段是讲歌谣的形式。“歌谣”分为“乐歌”和“徒歌”。“乐歌”是下文第三段说的“合乐”而唱,就是随着音乐的节拍来唱。那这要有乐器才行。所以文中交代我国很早就有乐器了。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乐歌”就是“歌”,所谓“徒歌”就是“谣”。在《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句子,可见,歌和谣在当时就有明显的区分。《毛传》中说:“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指出了二者的区别所在:歌就是配合着乐曲歌唱,谣只是唱出词。这也可以从“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1.说文解字《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2.周易《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10.诸子《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3.尚书《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5.三礼《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6.春秋三传《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11.辞赋《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8.战国策《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09.史记、汉书《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12.诗《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