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直径2㎜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外接引流袋.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组织液、血液及血性分秘物的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脑脊液,此时引流液性质应为血性脑脊液。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硬膜外引流管目的硬膜外引流管护理01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02硬膜外引流管脑部引管的护理小小管道,大大学问!!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1硬膜: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脑部结构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01该液的总量在正常成人为100~150ml(或70~160ml,约50%在颅内,50%在脊髓),脑脊液产生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02要保持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150ml维持量的CSF持续循环,静脉系统吸收的CSF量与分泌量相,大约450ml/d。03病理状态可影响CSF的产生、分泌和循环。04脑脊液循环机制脑脊液循环通路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常见脑部引流管脑室引流管01硬膜下引流管02硬膜外引流管03创腔引流管(瘤腔引流管)04腰大池持续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05血肿腔引流管06囊腔引流管07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1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用于各种原因脑室出血2A、脑室引流管脑疝1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该腔压力高于邻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剂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2颅内压的生理(thephysiologyofICP)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定义颅腔脑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由颅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血液脑组织脑脊液颅腔内容物(cranialcavitymatter)脑组织、脑脊液、血液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0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1400~1500ml0411%0380%0110%0269~1.96kpa(70~200mmh20)正常值:成人:0149~0.98kpa(50~100mmh20)儿童:02脑内压(重点)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颅内高压危机状态01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02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03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04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05脑室引流管目的(意义)脑室引流管护理要点脑室引流高度b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观察引流物性状d拔管护理f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一)引流袋高度(重点)1、基线定位;2、管道定位;3、床头高度定位(不能调)仰卧位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侧脑室水平)引流瓶的内管(液体流出口)高度在基线上17~18cm(10~15cm),最高不应超过20cm。(《神经外科手术学》)如伴有脑积水、脑室肿瘤、颅后凹占位病变者,术后早期可将引流袋挂高,待颅内压力趋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度。(“先高后低”)01e.g.注入尿激酶后早期开放引流管02→先提高(颅内压可能较前升高),再逐渐降低(放液后颅内压下降)03→“平稳”04(一)引流袋高度(重点)(一)引流袋高度(重点)若血肿破入脑室,在行血肿清除治疗后,有大量脑脊液经血肿腔内穿刺针引流出时,为防止颅内压力过低,需将引流管的最高点放在穿刺点上方15cm处,经此最高点使含陈旧血液的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