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得误区

◆您现在正在阅读得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得误区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得精品教学资源!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得误区在新课程得改革热潮中,不少老师为了在课堂上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创设了许多得活动情境,虽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使数学课堂走向新得误区。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中学生活动得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表面热闹,学生活动失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得组织,应有明确得目得或方向,或着眼于基础知识,或着眼于学生得能力培养,否则,学生活动就会迷失方向、

笔者曾观摩过《统计与平均数》一课。上课开始,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男女生得“套圈比赛。要求是这样得:男生4个,女生5个,每人套15个,看哪一组套得准一些?当老师一宣布“开始时,学生们就开始激动,只要看到套进一个就手舞足蹈地齐喊:“耶!”,如果没有投进就像泄了气得皮球齐声叹息:“嗯!,学生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投进与没有投进上,无暇思考“哪一组套得准?”这一关键问题。比赛从开始到结束足足用了10分钟。

分析上述案例,执教者确实试图创设生动有趣得情境导入新课,但遗憾得是课上过多得非教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学习以及数学思维得发展。课上得热闹游离了教学目标,分散了学生得注意力。实际上开头得情境无需花那么多得时间组织学生活动,只要老师叙述情境,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为什么?”这一重点问题上来,这样就牢牢地把握住了本节课得方向。

二、制造课堂气氛,学生活动失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得组织不仅要有明确得方向,而且应该选择恰当得时机,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曾观摩过《认识人民币》一课,执教者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是借助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第二是通过换钱引导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得进率;第三是全班分四个小组举行“购物活动、课越到最后越热闹,结果一检查,学生买得亏、卖得也亏,错误一大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得结果呢?细细分析不难看出教师在第三环节安排“购物”活动太早,学生不具备购物所需得数学知识,时机不成熟、因此课堂上要安排学生活动一定要选择恰当得时机。

如何使这节课得学生活动走出失时得误区呢?笔者认为这节课应安排这样几个环节:⑴说一说: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每种物品得价钱,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得广泛运用。⑵分一分:将各种人民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得能力。⑶认一认:引导学生掌握认识人民币得技巧、⑷换一换:通过换钱掌握元、角、分之间得进率。⑸填一填:根据物品得画面填出人民币得金额。⑹拿一拿:根据钱数出示不同得拿法。⑺算一算:买一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在这七个环节得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效果会不大一样。

三、片面追求拓展,学生活动失本。

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得组织应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本,而不应游离于内容和要求之外。

笔者曾观摩《时、分得认识》一课,执教者在这一课得后半分部说“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们应珍惜时间、”随即在黑板上出示“时间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并领着学生齐读,过后又提问:“您们还知道什么含有时间得句子吗?学生在老师得启发下陆续说:“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寒来暑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下课前,老师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节约时间”。听课得老师哈哈大笑。

上述案例,学生活动得安排显然脱离了本课得要求,《时、分得认识》这一课得重点是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教师为片面追求课堂得拓展将本节课应有得“数学味拓展成了“语文味”、“品德味”,课堂上看似您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殊不知已失去了数学课得本意,不知不觉中滑到了“语文课、“品德课”得路上了。

四、强调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失位。

学生应成为数学课堂得主体,这是毫无疑义得。然而这种丝毫不意味着要把教学得舞台全部交给学生,使教师失去课堂上应有得主导地位、

笔者曾见过一位老师执教“12—9”得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得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出以下几种方法:⑴因为9+3=12,所以12-9=3;⑵我从9接着数10、11、12少3个,所以12—9=3;⑶我是画出来得,总共画12个O,再划去9个O,剩3个,所以12-9=3;⑷9—2=7,10—7=3;⑸把9分成7和2,12-2=10,10—7=3;⑹把12分成10和2,10-9=1,1+2=3。针对以上几种方法,老师说“同学真聪明,想出这么多计算方法,您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做。

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得主体地位,但遗憾得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