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二 教学设计.docx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二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4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辨析逻辑错误,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初步了解逻辑常用的三大规律。

2.理解包括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在内的三大常用逻辑定律。

3.综合运用概念、常用定律的方法,初步掌握判断、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

2.辨析学习生活中有关表达的常见谬误。

教学方法和策略

传授式、活动式、训练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辨析歌词和广告词中存在的逻辑谬误。

┄┄

啊,啊,啊,五环

你比四环多一环

啊,啊,啊,五环

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你比六环少一环。

┄┄

——岳云鹏《五环之歌》节选

辨析:五环是路名,四环、六环也是路名,五环和四环、六环等概念属于反对关系,而不是数量上的加减关系,自然不能说少或者多的问题,混淆概念,违反了同一律。而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不收礼”和“收礼”属于矛盾关系,违反了逻辑中的不矛盾律。

二、常见逻辑规律

(一)关于逻辑的特点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逻辑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违反思维规律、不合逻辑的推论。

(二)常见逻辑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异同

同一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A是A,例如,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A不是非A,A和非A必有一假,要舍其假;排中律,A和非A必有一真,要取其真。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个数要么是0,要么不是0。

(三)同一律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辨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辨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成自己有没有被烫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同样违反了同一律。

3.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

因此,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辨析:在这个推理中,两个前提中的“人”不是同一概念。第一个“人”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是非集合概念,因此,犯了“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4.煮竹席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北方人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很鲜美,问:“这是什么?”南方人回答:“是笋,长起来就是竹子。”北方人回到家里看见了竹席,忽然想到竹子既然是笋长起来的,竹席大概也能吃,就把竹席切碎了煮,煮来煮去不得熟。他恼了,跟妻子说;“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人!”

辨析:尽管竹是由笋长成的,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质的不同,是两个概念。北方人在这里所犯的思考上的错误是将竹,笋两个概念搞混淆了。

小结: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谬误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偷换概念:我们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偷换概念。

二是偷换论题: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种逻辑错误叫偷换论题。

(四)巧用同一律,提升说话艺术

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皆称善焉。(《吕氏春秋?去私》)

——对同一律的维护

辨析:平公,谁能当县令——解狐是你的仇人

祁黄羊,解狐可以——解狐虽然是仇人,但是可以胜任县令之职。

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分析:周恩来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总结:同一律的作用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