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品读细节和合作探究,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2)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布置预习,课文导入,阅读朗诵,整体感知,字词分析,重点解析,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课时一课前预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游子吟》,同学们会背诵吗?(齐声背诵《游子吟》)在唐代诗坛上,孟郊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的这首《游子吟》却人人传诵,因为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母爱。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2、齐读课题,预设质疑

——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3、作者介绍:史铁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因“脉管炎”病导致双腿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他的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明确生字词

瘫痪tān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qiáocuì诀别jué憎恨zēng创伤chuāng脾气pí捶打chuí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各层段落大意)

——明确:本文讲述了双腿瘫痪后的“我”内心极其痛苦、焦虑,失去理性,随意发脾气,母亲用体谅、宽容、无私默默忍受着我的坏情绪,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安慰“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我在母爱有感召和影响下,变得坚强勇敢,要好好地活儿。

三、研读课文,领会主旨

1、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四件事?

——场景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场景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场景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场景4:母亲的临终挂念。

2、文章线索?

——看花,3次(语言描写)

四、走进文本,品味妙处·品读第一段

1、你觉得我是一个脾气怎么样的人?从哪里感受到的?为什么?——性情暴躁、脾气暴怒(双腿瘫痪)

2、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明确: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既写出了母亲对喜怒无常的“我”的理解、宽容和忍耐,又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忍”——母爱是宽容、母爱是理解。

*“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抓住我的手”——执着

【拓展阅读】“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可事实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品读第二段

1、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2、文中哪几处地方写到了母亲的病?——明确:

(1)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课时二

一、走进文本,品味妙处

1、品读第三段

(1)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明确: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央求”可否换成“期待”?“央求”: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