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15 金色的鱼钩 读书笔记.doc

六年级上册 15 金色的鱼钩 读书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15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

一、文章背景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这篇文章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重点字词

1.喜出望外

-含义: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在课文中,当老班长钓到鱼时,“我们几个喜出望外,真想扑上去,抱住这条鱼”,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饥饿已久突然看到食物时那种极度兴奋的心情。

2.目不转睛

-含义: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这里“目不转睛”体现出“我”对老班长异常举动的关注,也为下文揭示真相埋下伏笔。

三、段落赏析

1.描写老班长外貌的段落

-课文中对老班长的外貌描写:“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赏析:这段外貌描写简单而细致,通过“快四十岁”“背有点儿驼”“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些描写,刻画出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战士形象。从年龄、体态、面容等方面展现出老班长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历经磨难,同时也暗示了他为革命默默奉献了许多,为后文他不顾自己身体,一心照顾小战士们的情节做铺垫。

2.老班长钓鱼、做鱼汤的情节段落

-“老班长拿着鱼竿去水塘边钓鱼了。我们在附近找了些野菜,生了火,等老班长回来。不一会儿,老班长端着热气腾腾的鱼汤进来了,说:‘赶紧吃,吃完了我们好赶路。’”

-赏析:这段情节展现了老班长对战士们的关爱。在艰苦的草地行军途中,食物极度匮乏,老班长承担起寻找食物的重任。“热气腾腾的鱼汤”对于饥饿的战士们来说是极大的诱惑,老班长自己却舍不得吃,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照顾战士们身上,体现出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四、主题感悟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红军战士崇高精神品质的歌颂。在长征这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老班长面临着饥饿、疾病等重重困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们,自己却默默承受着饥饿和疲惫。这种舍己为人、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据统计,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途中面临无数艰难险阻,像老班长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革命篇章。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面对困难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总结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过对老班长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红军战士伟大的精神风貌。文中的重点字词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段落的描写细腻且富有深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内涵,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