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融合教育的发展及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主讲人:许钰铃).doc

《台湾融合教育的发展及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主讲人:许钰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融合教育的发展及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支持》

主讲人:许钰铃

分享一个故事

小故事:

一个50岁的特教资源中心的教师,向许教授求助,班里来了两个自闭症儿童。他们交流了很多资料,许教授给予支持,老教师还带家长去听教授的讲座。作为特教教师要有这种热心。

?

融合教育的意义

在普通班级中进行特殊教育支持

?

不说是资源班,学生说是垃圾去的地方,后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不使资源班被标签化,

把班级名称改成苹果版、太阳班,星星儿充电站,并且直说那是一个很好玩儿的地方。

?

特教老师到普通班进行融合教学活动——高雄市民族国小

去普小上课,到黑板上练习第一轮用普通小孩,他们接受理解能力快,有时智障孩子不理解老师给出什么样的标准,让能力强的孩子先作出示范,就用这种标准

第三轮才让特殊小孩在助理员的帮助下上讲台练习

?

?

如果我在上课,一个孩子出现情绪状况,我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班长维持秩序,老师带到辅导室,是谁接手?

?

分组

号码分组,123一组456一组。

身心孩子和成绩较差的5位学生的座号写在黑板上,分六组,谁抢一个加10分,使得这些孩子不落单。

?

?

开学初开班亲会,教师宣导

这学期来了个特别的小朋友,不说身心障碍,他有什么优点,有什么地方需要支持,不说障碍名称,只说特征。

?

推动融合教育的九种支持模式

1.??认清差异

2.??质疑标记的使用

3.??重新界定专业

4.?维护学生的尊严

5.??发掘学生的各种才能需求

?

?主流非主流的冲突

接受症状特质带来个别差异的事实

非主流的一群:榕树松树

要融入主流吗?能融入吗?能变成正常人吗?

障碍者的状况会在每个人老的时候在自己身上发生,学会接纳自己,提前了解这些障碍。

你是榕树就照榕树的方式成长,你是松树你就照松树的发展

认得技能如何在一个空间(环境)内被实践

环境或环境中的人给出哪些支持?

???从一个人的角度看他,问题就很小。每个人都需要支持,不是只有这个孩子需要支持。观念和角度要改。一群孩子在沙坑玩,你不会说这是一个先天愚型孩子,这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这是一个一般的孩子,我们只说这是一个小孩子。

?

台湾的纪录片

???《有你真好》

当亦吉推人时,老师与家长制定一个方法,让被推者用双手将他的脸转向自己,看着他说,你这样不好,我不喜欢,今天不会再和你玩。这个方法对亦吉很有效。但是当我们用的方法没有效就要立刻换。

哥哥说妈妈对亦吉的关注比较多,我有时候会嫉妒,可是再想一想,因为亦吉不是正常人,所以妈妈对他的关注多一点也是应该的,是谁灌输“正常人”的观念?

?

?

家长式受伤的灵魂

生命都有选择,哪个方向是关键

父母的决策有关键性的影响力(下决策的困难)

每次受挫都是来自于环境,不是孩子

了解(改变)孩子之前要先了解(改变)自己

为了孩子放弃自我实现,孩子会变成家长的自我实现——角色切割

看到孩子的需求后,家长才可能调整

?

?

社会对父母的要求

社会环境是否支持

早期缺陷角度的疗育思维

看重照顾抑或看重人

??疲惫的家长

照顾

要求

被动式

?

支持?

整体

发展

提供机会

?

?

主流价值引发焦虑

?

我们常常告诉学生不能这个不能那个,那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有什么是可以做的。

?

?

技能加减题

人不是技能组成的。

?

家长的转变

家长由最初被动、无声的配角,一跃成为特殊教育的决策者与监督者,不但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与治疗计划,同时也成为教师及专家的合作伙伴。

?

?

?

家长参与特殊教育项目

了解身心障碍、障别疗育知识

增进特教知能、提升教养效能

参与亲师座谈会、亲职讲座、特教研习

参与鉴定安置委员会

参与特教推行委员会委员(负责推动校内特殊教育业务)

参与个别化教育计划

参与转衔各项服务

成为教师助理员

亲师沟通互动技巧(多开始倾听方式的宣导)

提供家庭状况、有效教养策略、建议及用药等信息

与老师成为共同教育伙伴关系

?

特殊教育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及个别辅导计划之订定,学校应于新生及转学生入学后一个月内订定前项计划每学期应至少检讨一次。

?

?

教导学生前应了解

厘清学生是少数的存在、非主流的那一群人

接受学生有个别化的教育需求

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有机会的

学生不是问题的焦点,他是一个人

用优势带动弱势,不是一直发展弱势

了解指导者本身的现况

比较可以放下来

会比较轻松

却不会气馁

?

?

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检视

1.??物理环境:降低不需要的感官刺激

??????????温度、湿度、光线的强烈

??????????空间、季节、噪音、人、安全堡垒

2.??生理环境:

3.??心理环境

4.?语言环境

5.??课程状态

太难太容易

无聊时行为问题的开始

有效率的学生:老师要给出系统、结构

建立生活次序感,降低焦虑值

?

教导相处之道

社会资源课程

潜在规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