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1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9).doc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1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9).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4页共NUMPAGES6页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A.消除了旧贵族残余势力

B.模糊了社会的等级界限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有利于当时的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否定了过去的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和势力,有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材料中的措施没有模糊了社会的等级界限,B项错误;商鞅变法以军功作为赏罚的标准,调动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

2.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钱穆如此评价均田制是因为该制度()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均田制的实行限制了地主的土地兼并,维护了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

3.《宋史》记载了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

A.支持变法,主张推陈出新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说明该官员反对激进的改革,主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变法,故C项正确。

4.张居正去世后,除一条鞭法外,改革措施被逐条废除,甚至张居正本人也遭到了政治上的清算。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无一不对张居正表现出巨大的仇恨。这说明()

A.张居正改革不得民心

B.张居正改革触犯了官绅利益

C.张居正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张居正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张居正改革中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等措施触犯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B项正确。

5.金耀基在《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近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

6.清末维新变法时期,保守派坚持传统,反对变法;洋务派也反对国家制度的转变;各省督抚大多也对此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确立过程的漫长曲折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C.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D.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维新变法时期,国内掌权者大多持反对的消极态度,故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D项正确。

7.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知()

A.新政没有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答案:B

解析:清末新政有一定的效果,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要求,A、D两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可知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B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C项错误。

8.1958年,北戴河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1959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问题的决定》指出:“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为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和思想的某些条件。”出现材料中现象的思想根源是()

A.对客观形势的准确估计

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影响

D.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结论脱离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情,故选D项。

9.英国作家马丁·雅克曾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材料中“中国的转变”是指()

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