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5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3).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 第5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3页共NUMPAGES5页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一、选择题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制定了邮政律令,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邮驿制度,并统一名称为“驿”,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唐朝时邮驿大大发展,共有陆驿、水驿、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中国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交通建设

B.促进经济交流

C.完善法律体系

D.有效控制地方

答案D

2.驮运(用牲畜运物)、驿运(驿站式运输)和木船运输是中国古老的运输方式,近代以来日渐衰落,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却快速发展起来。这说明()

A.传统运输方式比较适应大后方的抗战形势

B.传统运输方式比现代运输方式更具优越性

C.物资产地分散,只能用传统方式运输

D.大后方的百姓只熟悉传统运输方式

答案A

解析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相对落后,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不适合当时的需要,而传统的运输方式则与当时的抗战形势相适应,故选A项;B、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物资产地分散与否与运输方式关系不大,排除C项。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却没有让中国从此走向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郑和没有航行到达美洲

B.郑和没有航行到达欧洲

C.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D.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答案C

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负担,故选C项,排除D项;A、B两项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

4.下图纪念邮票中的“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向英国购置的,1873年“伊敦号”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此举标志着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造船工业诞生

C.近代海军初具规模

D.航运业进入新阶段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73年‘伊敦号’首航日本神户、长崎,开创了中国商轮驶入国际航线的历史”,可知它标志着中国近代航运业进入新阶段,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材料所述时间“1873年”不符,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伊敦号’是轮船招商局初创时向英国购置的”,可知与近代造船工业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反映了经济近代化,排除C项。

5.1877年,李鸿章奏请沿江、沿海各省,“遇有海运官物,应需轮船装运者,统归(轮船招商)局船,照章承运”。轮船招商局向北方运送的商品粮,无论江海何关,凡报招商局轮船装运,均免进出口税。这一规定()

A.加强了对轮船招商局的管理

B.保证了轮船运输业稳健发展

C.有利于抵制外国轮船运输业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摆脱了列强对中国轮船运输业的控制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清政府对轮船招商局的保护政策,题干材料中“海运官物,应需轮船装运者,统归(轮船招商)局船”“凡报招商局轮船装运,均免进出口税”的规定有利于抵制外国轮船运输业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轮船招商局的保护政策,B项以偏概全;D项说法绝对。

6.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形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B.推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运河……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可知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与发展,影响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C项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为了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无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大运河推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不可能因为大运河而趋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为三保太监……踪迹建文。”

《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