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生物论文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摘要:分月扇舟蛾是吉林省杨树人工林一种食叶害虫,在四平地区1年
3代,以2龄幼虫、个别以3龄幼虫越冬。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关键词: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42文献标识码:ADOI:
10.11974/nyyjs.20160632028
分月扇舟蛾鳞翅目,舟蛾科,扇舟蛾属。在四平地区1年3代,2龄幼
虫也有3龄的幼虫在树皮缝隙里或者枯枝落叶层中作薄茧越冬,茧白色扁圆形
状。分月扇舟蛾幼虫危害各种杨树,有时也危害柳树,因其具有繁殖力强、成
灾快等特点可造成杨树新植林叶片被食光,影响树木生长,给林业生产造成了
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月扇舟蛾分卵、幼虫、成虫、蛹4个虫态
1形态特征
1.1卵
初产时呈现淡青色至孵化前变为红色,形状圆,底平,直径0.58~
0.61mm之间,表面有2条纹,呈平行状,颜色为灰白色。
1.2幼虫
老熟幼虫是纺锤形状,体长35~40mm之间。头褐色,胸、腹皆为暗
褐色,而其亚背线却是鲜黄色,气门上线呈现出暗褐色;在中胸、后胸还有腹
部第2节背面处均有2个红色瘤状突起;有1个大的瘤状突起位于腹部第1节
处,黑色;第8节有4个黑色瘤状突起,其前面是1对鲜黄色的突起;前胸和
中胸共有4个红点;在两条亚背线之间,除前胸和腹部第1、8节之外,每节
都有1对白色突起。
1.3成虫
翅展是32~47mm之间,体灰色,头部、颈部和胸背中央都是黑棕色。
雄虫体色较雌虫的略深,尾部有1丛长毛,腹部细。前翅呈现出暗灰色,其上
有3条横线为灰白色,略带棕黄色的前翅外缘顶角,扇形斑红褐色却是模糊不
清的;前翅亚外缘线是波浪形,由1列褐色的点排列而成的;横脉纹是暗褐
色,呈圆形,中间有一条灰白色线把圆斑分为2部分。后翅比前翅颜色稍稍淡
些。
1.4蛹
通体呈红褐色,形状为圆锥形。雌蛹体长约18mm,雄蛹体长约
15mm,在其尾部生有臀棘。
2生活史及习性
该虫在四平地区1年3代,通常是以2龄幼虫越冬,个别也有3龄的,
在枯枝落叶层里或者是树皮缝隙间作薄茧,扁圆形,白色。在第2年4月末—
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进行危害,到了5月末—6月上旬期间,幼虫化
蛹,羽化为成虫,然而成虫只在羽化后数小时内就进行交尾产卵。卵呈块状,
在树叶的背面,刚产出的卵颜色是淡青色的,后渐渐地变成红色。卵孵化时间
比较集中,一般是在早晨4:00~6:00点之间。初孵幼虫群栖于叶片上取食
叶肉,致使叶片呈箩底状。幼龄幼虫可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幼虫2龄以后开
始咬食叶片的边缘,长到4龄以后食量猛增,咬食叶片的全部。当幼虫在不摄
取食物的时候,多数栖息于树木的嫩枝上,想要取食时才会爬回叶片上。等到
幼虫变得老熟以后,就在叶片上吐丝把树叶卷起来并且在里面化蛹。第1代幼
虫在6月中旬—7月上旬期间完成孵化,进入7月中旬开始羽化,这是第1代
成虫。第2代幼虫在7月下旬—8月上旬之间进行孵化,到8月中旬羽化为第
2代成虫。第3代幼虫从8月下旬即开始进行孵化,危害至9月下旬。这时
候,绝大多数是2龄幼虫,只有少部分为3龄,这些幼虫开始下树到爬到枯枝
落叶层里或者是树皮缝隙内作茧越冬,茧为白色。幼虫有吐丝下垂随风传播的
习性,群居危害。成虫白天不活动,栖息在枝叶上,晚上较活泼,有趋光性。
3防治方法
3.1人工防治
春秋季节人工收集地下落叶火烧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在
分月扇舟蛾产卵盛期,及时摘除带有群栖初孵幼虫的叶片,并做集中烧毁处
理。
3.2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3.3化学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喷洒25%灭幼脲,每667m2用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ppt VIP
- 考研真题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82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中石化油品储运鉴定试题库——初 级 工.pdf VIP
- 探测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x VIP
- 2025上海松江区工作者招聘7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0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pdf VIP
- 试算法计算调洪演算程序.xls VIP
- 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化弱电系统培训资料,大量系统图与实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