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纹样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职).docx

《中外纹样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纹样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Patterns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

先修课程:无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纺织服装学院

修读学期:第1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中外纹样史》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特色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讲述各个历史阶段中外染织纹样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结合政治经济、工艺技术和文化背景深入剖析各时期染织纹样的风格流派和美学特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染织纹样的工艺、美学及历史文化背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对各时期染织纹样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并能在设计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借古鉴今、推陈出新。具体课程目标包括如下:

课程目标1:熟悉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纹样特征,能够对服装与服饰品中的传统纹样题材与元素进行辨识与阐释;

课程目标2: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纹样在形态、色彩等方面的重要设计思路与方法,能够利用传统纹样设计方法与技巧进行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规划;

课程目标3:理解经典纹样的历史流变与传承及其时代价值,能够综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方法进行经典纹样的创新设计;

课程目标4:理解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阐释经典纹样背后的先进文化及纹样传承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设计问题表述:能将设计基础知识、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服装与服饰设计领域问题的辨识和表述。

课程目标1

M

3.1方案研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与原理,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领域复杂产品设计、设计管理及时尚传播问题进行调研,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分析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2

H

3.2方案实施:能够根据设计方案,熟悉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及时尚传播所需的设计技术、工具软件及传播系统使用方法,解决服饰产品设计/开发中出现的技术、工艺、质量、传播等问题,完成较复杂的设计传播方案和定制工艺技术。

课程目标3

H

6.1人文社科素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主张正义,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课程目标4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历史纹样及其风格特征

了解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纹样及其特征,理解纹样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对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进行提取、辨析和阐释。

6

讲授

课程目标1

2

历史纹样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法

理解变化统一思想、象生造型手法、题材的变形与抽象、双关设计、隐喻与转喻设计、平衡与失衡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系统设计理念、空间分割技法、色彩配合造型技法、分层构图技法、对比聚焦技法、弱化反衬造型等,能够运用上述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现代服装与服饰的设计规划

14

讲授、

小组讨论

课程目标1

3

历史纹样的现代创新设计

理解经典纹样的流变与融合,理解现代元素与经典元素的传承关系,能够利用某一设计理念或方法进行经典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设计

8

讲授、

小组讨论

课程目标3

4

中华纹样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

了解河姆渡稻穗纹蚕纹在新石器文化中的先进意义、周代纹样韵律的礼制背景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联、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方针、魏晋风度对当下“中国风”的影响、唐代外来艺术形式背后的中华文化兼容特征、清代宫廷艺术对欧洲洛可可风格的影响力等。

4

讲授

课程目标4

合计

32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取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由平时作业、课程论文两部分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90%、课程论文成绩占1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课程目标3(分值)

课程目标4(分值)

合计

1

平时作业

20

30

40

0

90

2

课程论文

0

0

0

10

1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20

30

40

1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平时作业

按时完成,9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到位。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设计与文化相关专业问题。

按时完成,7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到位。能够较好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设计与文化领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