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标要求;考点精讲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同样是公民与政府:下列两种情境下,二者是否都是平等的主体关系?

情境一:政府通过竞标方式,向A商店采购了一批办公电脑。

情境二:由于B商店售卖假冒伪劣商品,政府对其进行了罚没,并吊销其营业执照。

;2.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要素;;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是一种事实,要通过参与民事活动才能获得。如:人身权、财产权)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

约束。(例:不能高空抛物。)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

的资格。(有没有资格→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有没有能力→受年龄、智力限制);拓展深化: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P4);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案件:12周岁的原告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某平台先后七次从被告经营的网店“X游戏”购买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36652元,上述游戏账号内的装备都是皮肤、面具、小花裙子等。原告父母次日发现后,及时与被告游戏平台负责人联系,表示对原告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被告退款,被告不同意全额退款。

议学任务:(1)此案件调整的是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此民事法律关系中涉及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李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有效吗?为什么?;2.内涵: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稿定PPT;2.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地位;3.(2022年海南卷18)张某饲养了一只宠物狗,拴在自家院内。小周(15周岁)路过时拿棍子戏逗,宠物狗受到惊吓挣脱绳子冲出院门,把路过的王爷爷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产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爷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

②王爷爷的身体权受到侵犯

③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医疗费

④王爷爷有权请求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含义;姓名肖像受保护;含义;请运用人身权的法律知识思考下列行为。

①某公司未经同意将某著名主持人的照片用作产品广告宣传。

②丑化某人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③某电视节目将市民闯红灯的照片曝光。

④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⑤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上述情形哪些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为什么?;拓展深化:肖像权的合理使用;主体;;主体;;总结:公民人身权的法律规定(必背术语);【易混易错辨析】;4.(2024·浙江·高考真题)为监测住宅周边,小李在自家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门铃正对着邻居小张家的卧室和阳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李安装监控设施应照顾到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小李安装监控设施行为已侵害小张的隐私权

③小张和小李若经过人民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④小张提起诉讼,如果小李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山东.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缘起】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许多住户无法正常作息。

【过程】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甲所播音乐音量昼间略低于60分贝、夜间略低于50分贝。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甲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拔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甲遂起诉丙,称:丙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丙回应称,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