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版).pdf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中考导航

1.“埋没”“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观点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徨”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2.梳理文章的思路是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常考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点。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文题解读

“格物致知”是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本

文中,“格物”就是探察物体,“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表

明了作者的中心观点。

【知识拓展】

格物致知

所谓的“格致”,是“格物”与“致知”两个概念的简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这两个概念密切

相关,故常常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简略说来,格物致知论就是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关于认识世界的

方法或方式的理论。仅从字面上进行初步解释:所谓格,即推究之义;所谓致,即求得之义。格物致知即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较倾向于现代认识论与知识论的角度。其实同其它很多中国哲学

的概念一样,它还含摄着价值论、工夫论等多方面的内涵。应当说,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概念,

把真、善、美融合为一体。古人对这一概念的诠释往往侧重不同,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之间也呈现出一定

的差异。

知识点02作者作品

110.

第页共页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

文活动,历时一年四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瞭望》周刊海外版对部分来稿进行了刊登,在海内外产生

了热烈的反响。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

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知识点03字词积累

1.字音:

瞭望(liào)缅怀(miǎn)探察(chá)彷徨(pánghuáng)激变(jī)格物致知(zhì)

.......

袖手旁观(xiù)不知所措(cuò)

..

2.词义:

缅怀:追念;怀念;深情地怀念。

接触: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探察:探究审察;考察。

探讨:指探索;研讨。

领悟:体会,解悟。

检讨: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遵照:按照;依照。

彷徨: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恐慌: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

激变:急剧变化。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袖手旁观: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即学即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缅(miǎn)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10.

第页共页

B.最使我彷(fáng)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ch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