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统编版语文衔接课程:《从感知比喻到运用比喻》教学设计.docxVIP

小升初统编版语文衔接课程:《从感知比喻到运用比喻》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从感知比喻到运用比喻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类型的比喻。

2.掌握喻体的选择与作者表情达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类型的比喻。

教学难点:

掌握喻体的选择与作者表情达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任务一观察句式特点,初识比喻

活动一出示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句子。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

3.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

提问: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这些句子是比喻句。把一个事物(人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有比喻词“像”来连接。

任务二出示句子辨析,建构概念

是不是有“像”这个字的就是比喻句呢?

出示句子辨析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2.“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3.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1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句2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句3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而已。

明确:有“好像”“像”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你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毕必成《军神》)

2.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绝妙的露天舞台。(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3.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提问:这些句子是比喻句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这三个都是比喻句。前两个句子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变成”等词语来连接,这是暗喻,第三个句子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追问: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比喻?

明确: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任务三发现关联,运用比喻

出示第一组句子

句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句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句3:没关系,他就是河里的泥鳅,掀不起风浪的。

追问:两个句子的喻体都是动物,能互换一下吗?为什么?

第一个句子,将光溜溜的雨来比作小泥鳅,写出了雨来机灵、活泼的人物特点,表达作者对雨来由衷地喜欢。

第二个句子将扁鼻子军官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将日本军官的凶狠、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确:选用什么样的喻体,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相关。

对比第第一个句子和第二个句子,作者选择了同样的喻体“泥鳅”,但借用蚯蚓的特点却不相同,请你说说这种不同体现在哪里?

第一句写出了雨来跟泥鳅一样湿滑的特点,第三句写出了人物渺小、不起眼的特点。

明确:选用喻体时要密切联系本体和喻体的特点,突出事物特征。

出示第二组句子

句1:沈太太生得怪样,打扮得妖气。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

——钱锺书《围城》

句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边城》

比较点

句1

句2

本体

沈太太的眼袋

翠翠的眼睛

喻体

圆壳行军热水瓶

水晶

喻体特点

本体与喻体的关联

大、暗

清澈、亮

我的发现

探究发现:本体与喻体的特质越接近,表达的情感越一致。而本体与喻体的反差越大,其讽刺效果越明显。

迁移运用1: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学习写法:用贴切的比喻描绘事物的情态。

表达效果:--------------------------------------------------------------

迁移运用2:

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请仿照“春雨”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夏、秋、冬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