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科学教案1.声音的产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

人教版

小学科学教案导学案

小学科学教案导学案

1.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作声音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身边常见的物品、音叉、烧杯、水、记录表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分钟左右)

1.谈话:请同学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声音。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你能听到哪些声音。(播放课件,摩托车发动行驶的声音,池塘里青蛙小虫叫的声音,大海潮声,海鸥鸣叫声,电闪雷鸣声)

请生答。

2.提问: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的周围有声音吗?

生答:有。

3.谈话:我们的周围有些什么声音?

请生答。

4.提出关注,直入主题

5.谈话:我们的周围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就身处在一个声音的王国。

6.启发关注:如果没有声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7.谈话:声音对我们非常的重要。同学们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生答:想。

8.谈话: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板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初步探究,制造声音。(5分钟左右)

1.利用经验,制造声音。

(1)谈话:要想研究声音,我们首先要来制造出声音吧!

(2)提问: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铅笔袋、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我们不是看谁制造的声音大,而是看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看看哪个小组制造声音的方法最多。

(学生利用身边物品,动手制造声音。)

2.大胆猜想,假设声音。

(1)提问: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你能大胆猜一猜,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答: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2)谈话: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等原因产生的,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三、深入探究,验证假设。(25分钟左右)

1.引导探究音叉发声。

(1)教师介绍音叉的结构和敲击方法: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它是用来调试乐器的音准的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2)谈话:描述一下音叉发生的声音吗?

生答:很悠扬,很长。

(3)提问:如果给你音叉,你准备怎样研究?能用音叉证明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生答:可以看、用手摸。

(4)谈话: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当老师敲击音叉时,音叉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答:晃动。

(5)追问:你可以用动作描述出这样的状态吗?

生答:学生抬手左右晃动。

(6)谈话:下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个神奇的现象。

(实物投影出示一烧杯水,教师轻敲音叉,然后迅速放入水中,学生会看到水花四溅。)

提问: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会飞溅?

生抢答:是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7)谈话: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当老师敲击音叉后,你听见了什么?音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1答:敲击后,音叉发出声音,音叉在晃动。

生2答:在振动。

(教师板书:振动)

(8)追问:什么样的振动?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学生用手左右晃动)

(9)继续追问:你能用图把这样的振动画出来吗?(请学生到黑板来画出振动的图案。)

2.反面验证发声假设。

(1)提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使原来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是否就会停止呢?

教师再敲击音叉,突然用手握着音叉。

(2)提问:为什么声音突然停止了?

生答:可能振动停止了。

(3)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汇报交流,学生小结:声音可能是振动、晃动等产生的。

(5)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那就是振动。

3.亲身探究音叉发声。

(1)谈话:同学们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亲身感受音叉的振动呢?

(2)谈话:做实验需要把实验的情况及时的记录下来。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音叉来进行探究。

文档评论(0)

sdxiaoxiao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营销策划、公关推广、教育培训等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