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问题及优化探讨.doc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问题及优化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问题及优化探讨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的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工作,其目的是转变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压力。随着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教师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课后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策要求,优化作业设计工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层次性。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工作,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及个性化特点,导致作业设计重复,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无法深度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认为作业的存在是一种任务,缺乏持续学习的自信心。

2.缺乏趣味性。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够多元化,所以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中比较幼稚,容易被感性思维所主导。若教师布置的作业比较枯燥和单一,仅是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考查,会降低学生的探索欲望,致使其缺乏深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作业数量过多。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仍存在着数量过多的情况。较多机械式、重复性的内容,导致学生探索兴趣降低,甚至产生错误的作业理念。这种学习环境,无法确定正确的作业设计方向,甚至可能让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4.内容单一化。教师作业设计的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强,不符合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教师应该注意,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要将知识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创新内容,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1.自主选择,分层设计。分层作业的设计,作为课后作业优化的一种方式,分层前,教师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等进行合理分析,将分析的结论和课程教学目标深度结合,进行统筹管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的特点,按照基础问题、实践问题和创新问题三个层次进行科学设计,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发展能力,符合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为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发挥作业巩固、学情分析等优势,将作业纳入教学研讨的范畴,按照学生年龄规律,分层优化,可助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课后训练的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分析。对作业准确率达到95%的学生,他们对本章节的内容了解程度比较好,可以划分为A层次的学生,此时布置的作业难度系数比较高,多为创新类的问题。对于作业准确率在75%~95%的学生,归纳在B层次,这部分学生可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问题,多以实践类的作业训练题为主。最后是正确率低于75%的学生,归纳在C层次,他们的课后作业应以概念、计算为主,帮助学生尽快巩固所学知识。分层作业设计,将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虑在内,充分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确保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2.寓教于乐,趣味交流。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形式应该足够多元化和趣味化,调动学生持续探究的欲望,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本着寓教于乐的理念,积极创新,丰富作业形式。

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重视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关键知识,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根据研究性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后训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独特魅力,进而积极投入到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分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应的课题是“容器内的水能倒完吗”。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后,教师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鼓励学生通过分式计算的形式讲解水量的变化情况。接着,教师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自行选择容器,添加一定量的水,分次倒出,观察几次,说出水分几次能全部倒出。此时,学生利用分式计算的方法,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发挥了课后作业的独特优势。

3.控制数量,提升质量。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数量大,导致学生的压力增加。过多的作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还需要从控制数量、提升质量的角度优化作业设计工作。数学课后作业,一般由多种题型组成,其中包含了基础类的巩固题、强化题、开放题等,题型不同,难度系数也各不相同。基于课后作业的差异性特点,教师要分别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例如,“勾股定理”的教学中,作业设计需要严格控制题型,精选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如可设计两道关于概念性的填空题、两道关于实践类的计算题、一道思维拓展题。这样的作业设计,从数量、题型等角度分析,不仅能深层次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最后的思维拓展问题,也是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的重要手段。

确定了合适的课后作业题型后,教师还要从宏观角度分析,控制作业的数量,将其把控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学生完成作业更加轻松。不同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