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七单元第三板块(文化与自然)》教案
湖南省地质中学袁小存李娟
教学目标:
探讨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与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
理解朱自清在荷塘中寻求的内心平和之美。
感悟史铁生由“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了解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评价其宇宙观、人生观。
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讨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与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
感悟史铁生由“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3.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评价其宇宙观、人生观。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都写了北京的自然风光,但美得各具特色,摇曳多姿。《赤壁赋》《登泰山记》各具情怀,各得其趣,那它们背后各有什么文化意义和内涵呢?
活动一:
阅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后,从审美趣味的角度,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第一种:喜欢《故都的秋》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有悲秋的传统,如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的《秋兴》“听猿实下三声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林黛玉的《葬花词》“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他们都把秋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
在郁达夫笔下,五幅画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穿越时空的意象,深远地传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唤醒人们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这就是悲凉的本质。
郁达夫写此文时,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郁达夫所怀念的,仅是非常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正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在晨院赏秋图中,“碧空、驯鸽、牵牛花”,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写出了故都秋天的质朴美、原始美。而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欣赏:牵牛花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作家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冷清”,这种冷色调表现了作家内心的孤独、冷清与淡淡的悲凉。作家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枯草的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促人联想起欧阳子的“草木无情,有时飘零”。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受,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
把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所以郁达夫强调要有一种喝浓茶的悠闲的心情,要细细体会才有味道。皇城中的一椽破屋透出沧桑破败之感,以“皇城”为代表的破落颓废的人文景观象征暗示着中华“故都”的可悲。
写北平秋槐的落蕊,郁达夫选中的是不起眼、丧失了生命活力“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铺在地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这不正是生命衰败死亡的迹象吗?这就把对秋草的悲凉美的欣赏引向更为深刻的境界。作者审视着“灰土上的扫帚的丝纹”。既觉得“细腻、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就从意识写到了潜意识,是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深沉”。这正是作者沉醉于其中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即作者是把悲凉、落寞乃至死亡当作美来表现。
写北平的秋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无处不在,阵阵流响,声声惹愁。蝉的生命只一季,秋几乎是它的生命的终结之期。跟南方烦躁的蝉叫声相比,那些“衰弱”让人感觉到生命的衰亡竟是这样的真切而无法逃避,更觉生命的可贵,唤起人生的种种感慨,羁旅漂泊之苦,人生不顺之失落……这本身就是对生命衰亡的体味,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美。
写北方的秋雨,雨声“息列索落”,一阵雨过,一阵凉意;身在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却穿着传统的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闲人,在那风雨倏忽的清秋时节雨后的斜桥影里一立,透过那缓慢悠闲的谈吐,表现出的却是一副听天由命,任世态炎凉,逆来顺受,怯懦而麻木不仁的众生相,教人可怜又可悲。
还有北方的秋果,枣子极盛之后的衰残,生命极致后便走向“尘沙灰土的世界”,具有一种混沌博大的苍凉之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寂静的,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叹深深地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美。
那郁达夫为什么把故都的秋看得如此悲凉,还要着力表现这种悲凉美呢?
从客观上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也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上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1)社会环境黑暗。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学高中 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新)必修(全一册)《投掷铅球》教案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新课标】12.2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21张ppt)【2024秋新教材】2024-2025学年.pptx
- 中小学人教五年级上册英语[精1]Unit 6 PA Let's spell 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doc
- 中小学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师精创]《第七单元 第三板块(文化与自然)》导学案公开课教案教育教学资料整.doc
- 中小学部编二上语文2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2)教案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中医文化传播6教育教学资料整理.pptx
- 中小学部编二上语文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1)教案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