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中篇,共上中下3篇).pptxVIP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中篇,共上中下3篇).pptx

  1. 1、本文档共2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年度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

;二、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

(一)生产计划的层次

;(二)生产计划指标体系

1.品种指标

2.产量指标

3.质量指标

4.产值指标

5.出产期;三、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式计划

(一)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二)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

编制滚动式计划通常将整个计划期被分为几个时间段,其中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为执行计划,后几个时间段的计划为预计计划。执行计划较具体,要求按计划实施。预计计划比较租略。每经过一个时间段,根据执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对原来的预计计划作出调整与修改,原预计计划中的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变成了执行计划。

;;四、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对于流程式生产,生产能力是一个准确而清晰的概念。

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现实能力之分。

;(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负荷)的平衡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将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进行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比较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有两种方法:用产品数和用台时效。后者用得较多。对于单品种生产企业,可用具体产品数进行比较: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效/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

取最小的设备生产能力(台数)作为生产线或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其与计划年产量比较。

对于多品种生产.可用代表产品或假定产品,但计算较复杂,不如用台时数计算方便。

将某设备如j年有效工作小时数与j设备生产任务台时数比较,可知能力是否够。需说明的是,这是一种能力与任务总量上的比较。由于需求不均匀,即使总量上平衡,某段时间内负荷仍可能超过能力。总量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是,无论作业计划安排得如何好,机床的空闲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有的企业将能力再打一个折扣,如任务量达到能力的90%,就算平衡了。

当任务能力不平衡时,一种???法是增加能力,如加班加点。另一种方法是减少、调整任务或转包一部分任务给其它企业。

生产能力利用指标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生产能力综合利用系数,它等于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比。

;第二节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二)产量的确定

品种确定之后,确定每个品种的产量,可以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利用线性规划,可求得在一组资源约束下(生产能力、原材料、动力等)各种产品的产量,使利润最大。;二、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

确定了产品品种与产量之后,再安排产品的出产时间,就得到了产品出产计划。编制产品出产计划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非均匀需求、市场需求的起伏和波动是绝对的,而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又要求均衡,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研究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一)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三种纯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改变工人的数量和改变生产率。

;1.改变库存水平(均匀策略)。

;2.改变生产率(跟踪策略)。

就是要使生产率与需求率匹配。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这是准时生产制所采用的策略,它可以消除库存,忙时加班加点,闲时把工人调到其它生产单元或做清理工作。当任务超出太多时,可以采取转包或变制造为购买的办法。这种策略引起的问题是生产不均衡,同时会多付加班费。

3.改变工人数量。

就是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这种做法不一定永远可行。对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因技术工人不是随时可以雇到的。另外,工人队伍不稳定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二)反复试验法

反复试验法可能是在管理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方法。面对复杂的管理对象,人们很难找到优化的方法来处理,于是通过直觉和经验得出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实践,取得经验,发现问题,对方法做出改进,再用于实践……如此反复。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但是一定可得到可行的且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制定生产计划中.也可采用反复试验法。下面将以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反复试验法。

;例题:某公司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需求,如表7-5所示。该产品每件需20小时加工,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招收工人需广告费和培训费,折合雇一个工人需300元,裁减一个工人需付解雇费200元。假设生产中无废品和返工。为了应付需求波动,有1000件产品作为安全库存。单位维持库存费为6元/(件·月)。设每年的需求类型相同。因此在计划年度开始时的工人数等于计划年度结束时的工人数,相应地,库存量也近似相等。现比较以下不同策略下的费用。;(三)不同生产类型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按前面讲的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可以编制产品出产计划。由于不同的生产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在编制产品出产计划的方法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9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一线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副教授、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