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2637.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

看到把《牛郎织女》编进小学六年级课本,我心里一震:是苏

教版编委在新理念支持下,对小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吗?(不是

有很多人提出中国的爱情教育、性教育不够么!)当备课看到教参

中特意提出抓住“相识、相知、决心(不是用相爱)”的过程,又

提出“织女为什么愿意做牛郎的妻子”问题时,我又疑惑了,再

次翻看了教参的《说明》,摸索编写意图,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找

到“爱情教育”的根据和影子――教材编写的目的还是为了丰富

教材的内容和体裁,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更好地

进行语文训练。

解决了疑惑,我便一本正经地使用这个涉及“爱的过程”的

问题,根据“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过程,那么,文章写作的

顺序应该有所变化,请学生按照“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顺

序,把文章内容重新组织,创造性地复述文章内容。“牛郎来到

河边的树林,见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通过交谈,他知道了姑娘

原来是天上的仙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彩锦……”

教参突出这个问题,意图大概也是这样吧!(如果有爱情教育的影

子,那么也是顺其自然的。)

这个小小的备课插曲,很有趣:看似民间故事,其实挺符合爱

第1页共31页

情的理性过程的哦!我忽然想到,这里揭示了一个语文的现象啊!

那就是满目感性的文字,其实是在理性的框架和编排下表述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学的,不仅是感性的感悟,还要看到文章理性

的框架。经常把玩这个框架,做到训练有素,那么学生在动笔写

作的时候,就不会为文章的结构而烦恼了。

回忆以前学生写作的问题: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写不具

体等等,其实除了必要的词语积累不够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是感性积累不够;一类是理性积累不够。当感性积累与理性积累

都丰富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就会顺畅多了。

以前班级中有些学生写不具体,也有些学生下笔洋洋洒洒,

仔细一读,逻辑混乱甚至矛盾,有的则在次要枝节上蔓生绵延。

这类情况,虽然我会在讲评时提出,学生修改。但是,我却不明

白学生犯错的根源,而今天我豁然开朗: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感

性的.世界,但是,它的存在无不按照理性进行布局安置。写作,

就是要按理性的布局,展现美好的感性世界。当学生写作出现理

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身的布局顺序,

当学生写作出现感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事物

本身的形象、质地等。

我想,语文课通课只有对文章形象的想象、感悟,以为感悟

了事物形象以至内蕴,目的就达到了,那是不够的。因为长此以

第2页共31页

往,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滞后,等到作文课上再提出,学生就会

被动,也失去了得心应手的机会。《牛郎织女》教学反思2

《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对于文中所

涉及到的几个人物,学生也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因此,在教

学中,我主要围绕几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文中哪些地方能

体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次去体会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

由小组合作完成对课文的脉络的把握,列出小标题,展示汇报后,

全班一致通过“名字由来——相依为命、老牛牵线——树林相识

——幸福生活——隔河相望——鹊桥相会”这样的提纲来概括课

文的主要内容,以方便复述课文。为了降低学生复述课文时的难

度,对于“隔河相望”一部分,我又引导学生按照“知道下落—

—发誓抓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

赶”的顺序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以分散复述课文的难点。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对于课文的结构层次,文中的人物等

内容,学生都能比较好地去掌握,但是我总有一种感觉,学生好

像对于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怎么感兴趣,好像都是在应付老师,没

有多少的主动。在《上好课的智慧与策略》中的“课堂教学中的

师德修养”一文里,我看到这样的话“要能低下身子去倾听学生

的声音,了解学生听课时最想知道什么,已经知道什么。……我

们应该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近教师。”

第3页共31页

读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问自己:在上课之前,对学生我了解多少?在上课时,

对学生我知道他们掌握了多少?在课后,对学生我知道他们在做

什么吗?对于学生,我

文档评论(0)

177****7360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专学生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