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课导入
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
名篇。同学们能想到哪些诗句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些诗词的感情基调大多苍茫、悲凉,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素养目标
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色,感受作者散文的语言特色。
2.梳理六幅风景的内容,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作用;体会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3.分析作者对风景之美的综合表达和巧妙表现,体会风景之美的内涵。
4.体验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
省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茅盾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具有极高
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作品特点:善于选取大题材,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反映时代本质特征。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散文善于使用以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
作者介绍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
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的。
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
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
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
《辞海》中的解释是“风光景色”,即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茅盾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内容。一要考虑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
2.阅读全文,参考“沙漠驼铃”这个命名形式,为课文描写
的其他画面各拟写一个小标题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整体感知
沙漠驼铃
由一部抗战电影片自然联想到的风景;
石洞雨景;
3.这几个画面顺序能调整吗?为什么?
不能。这几幅画面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六幅画面并不孤立散乱。它们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和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本文中的议论,是点明题旨之笔,又是联结全文的纽带,把六幅画面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
地方得知文章写的是延安呢?
黄土高原、北国——延安
河——延河
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方言、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
探究文本
2.作者描绘第一幅风景,为什么不从驼队出现时写起,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空旷沉寂、没有人迹的沙漠景观呢?
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单调沉寂的去处,只要有了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产生奇迹,变成一幅动人的“风景”。为后文歌颂人类的伟大,歌颂抗日军民埋下伏笔。
这样写有一定的“曲笔”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此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体现了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
①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
②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
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去刻画“种田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三峡》复习课+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2课《回延安》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初中语文+]第6课《散步》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 [初中++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pptx
- [初中++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24课《愚公移山》说课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