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2课《表现形式》教案.docx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2课《表现形式》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1.2表现形式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2.通过欣赏、分析等方法,学习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点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认同感体会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艺术语言在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难点:能够从艺术语言方面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提问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情感,大家还记得都有哪些类型的美术作品吗?

(二)新知讲解

1.艺术语言

(1)思考: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包括哪些?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由点、线、面、色彩、空间等造型元素,以及重复、对比、均衡等形式原理构成。

(2)说一说:下列美术作品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3)欣赏美术作品,感受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工农红军》刘开渠(1956年雕塑)

该作品采用了点、线、面结合的艺术语言形式。

衣服线条简洁,强调装饰性,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简练流畅的线条勾勒人物手臂的轮廓,并通过石材的肌理表现出皮肤的浓密感和真实感。

作品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体现了朴素、沉稳的艺术风格。

《遵义会议》沈尧伊(1997年油画)

线条:沈尧伊在油画语言中融入了木刻风格,硬朗的版画线条与体积结构、明暗相结合,每个人物形象的边缘线都非常深,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实而富有雕塑感。

色彩:色彩以富有变化的灰色调为主,营造出紧张严峻的氛围。领导人物衣服使用较为鲜明的颜色来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周围环境使用较为低调的颜色,以此形成对比。

空间:室内空间层次分明,前景人物突出,后景桌椅有序排列,展现出纵深感,强调了会议的重要性。

构图:画面的构图松散有序,虽然不在画面的中间,在3/4处,但画家非常巧妙的运用了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的目光,都聚焦在身上,肯定的正确主张,形成了以为核心的领导。

总结:作品以不同形象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空间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艺术地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场景。

《地道战》罗工柳(1951年油画)

作品简介: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作品由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真实的战斗经历创作而成。画面描绘了抗日游击队员正从隐蔽的地道口出来,准备伏击敌人的场景。

虚实关系分析:

在梯子上瞭望的战士

探出上半身的青年女战士

刚走出地道拿着枪的女指挥员

在瞭望口的瞭望员

四个中心人物实,其他人物虚。

明暗关系分析:

棚顶的光束将空间分成亮暗两部分。

作品采用中间亮四周暗的舞台式追光效果,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

空间关系分析:

画家巧妙的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线及动作,有效的扩展了画面空间的有限性,将观者的注意力实现了向画面以外的联想、延伸。

色彩关系分析:

作者为了表现正义的信念,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

天窗投射的光线及身着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与体贴,渲染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寄托了画家美好的理想与想象。

2.表现形式

(1)思考:常见的美术表现形式有哪些?

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

(2)欣赏不同形式美术作品,感受作品带来的视觉体验

《初踏黄金路》李焕民(1963年版画)

内容:西藏民主改革之后,秋收劳动结束,藏族妇女牵着满载青稞的牦牛踏歌而归的情景。

构图:采用S形构图,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成了视觉上连续的点,使画面产生纵深感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色彩:整幅画面采用象征丰收的金色调,与其做对比的黑、白、红三色突出了欢乐的藏族妇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鲁迅像》赵延年(1961年版画)

196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中国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创作木刻版画作品《鲁迅像》。沉重的黑色背景中,鲁迅神情严肃,十字围巾围在脖子,与白色袍子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简洁的构图,犀利的刀法,强烈的黑白对比,生动刻画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形象。

《艰苦岁月》潘鹤(1957年雕塑)

内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老一少两位红军战士的形象。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依偎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手法: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一老一少年龄的对比、位置一高一低的对比、沉着老练和天真幼稚性格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极富性格特征。

构图:采用三角形构图,坚实且稳定,体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凸显出战争必胜的决心。

《太行铁壁》王迎春杨力舟(1984年中国画)

内容:描绘了52位军民男女,其中既有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如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又有诸多无名将士和普通民众。

手法:采用象征手法,将人与山浑然一体,以表现抗日军民的坚韧、勇毅、坚不可摧。

笔墨:运用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