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这些天我始终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出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才智”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才智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才智的学说。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于是我开头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绽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观察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刺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在艾伯特的`教导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动身,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熟悉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很多方面,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呈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可是“我思故我在”是真的吗?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怪的书,它让我感到恐惊。或许就是想让我们通过思索来更加清晰的熟悉这个世界吧。

有时候我会想其实生命真的有许多不行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白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宏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假如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异,这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呵!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觉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怀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我认为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准确熟悉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科学赐予我们学问,然而只有哲学才赐予我们才智。

没有多少人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活着的人,就应当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毕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在这么大的世界中,我无法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宏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有人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认真端详“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这是很厚的一本书,几乎不能单手把玩着看。只能坐在书桌前,按住书角一页页地读。素雅的文风构造出淡而幸福的乡间生活,书中的小女孩苏菲会间或跳出来,仿佛厚厚的窗帘外是一片春光美景。

故事以某神奇人士给苏菲的书信式哲学课开头。曾经在新概念作文上看到一篇名为《少女七格》的文章,也是类似情节。只不过那是短篇,仅有春夏秋冬四章。而《苏菲的世界》则是从人类探究哲学的起源开头讲起:哲学是什么,世界从何而来……还有人类历史上的哲学家及各自理论:从德谟克利特斯、古希腊三贤,到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追随者小女孩苏菲的视角,在神奇导师艾伯特的带领下走进各个时代的思想演化。自然派哲学家对于物质组成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虽然依据不足,但是敢于想象、敢于表达;凡人眼里的小丑、神明严眼中最聪慧的人——苏格拉底,却认为自己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样一个被后世认作宏大哲学家的贤人,却还孜孜不倦地向过路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讨教,由于他深知个人的思想敌不过众人的思想。他是不被理解的圣人,却不孤芳自赏,绝不向世俗妥协,这样的坚决与百年前的孔子、四百年后的耶稣不谋而合。所谓圣人与凡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承受了更多苦痛吧。

全书的其次条主线,是苏菲对神奇女孩希德的探究。全部寄予苏菲的生日礼物、卡片,全部都写着希德的名字。越到故事的结尾,生活中离奇的事情就越多。原来苏菲只是书中的人物,是希德爸爸给希德写的哲学书中的人物。苏菲是,艾伯特也是,苏菲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过是被人制造出来的。可是他们不甘心,想要抵抗。书中的人物该如何抵抗制造他们的?就似乎人类如何违背上帝一样。世界就像一个同心圆,层层叠叠。我们被制造于此,也可以制造世界。被我们制造的世界中的人们也可以制造属于他们的世界。苏菲和艾伯特,他们最终引开了的留意力,逃到了永恒之乡。对于这一段我并不非常理解,或者说,无法用我现有的学问作出合理解释。真的有永恒之乡吗?谁知道呢。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命运的抵抗真是无处不在。

作为对父亲戏弄书中人物的小小惩处,希德埋下各种线人,假装父亲正在被监视。父亲“监视”着书中人物,希德“监视”着父亲,层层叠叠。

即使苏菲只是书中的人物,但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独立出自己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