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1课《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21课《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课《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登飞来峰观景的所见所感,以景喻理,展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材编排中,它所在的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体会诗人如何借景抒情、寓理于景,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歌的深厚韵味与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思考人生的深度。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基本形式、诵读方法等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具备了初步的理解简单诗词内容的能力。然而,他们对于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次哲理以及诗人通过写景来传达抽象道理的表现手法还较难把握。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可能难以深切体会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那种站在高处、胸怀天下、不惧困难的心境与豪情。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创设情境、引导联想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跨越理解障碍,深入领会诗歌内涵。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诗歌借景抒情、寓理于景的写法,体会诗歌意境与语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提高诵读水平。

运用联想和想象,还原诗歌所描绘的登峰景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分析解读诗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笔下飞来峰的景象特点,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与情感。

学习诗歌借景抒情、寓理于景的写法,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诗歌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将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真切体会诗人站在高处、目光长远、不畏困难的精神境界,并且能够在自身的生活中汲取这种精神力量,学以致用。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诵读教学法:以读促学,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韵味,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飞来峰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登峰的情景,更好地进入诗歌意境,辅助理解诗人的所见所思。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诗歌的字词理解到情感把握,再到哲理领悟,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

2.学法

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查阅王安石及飞来峰的相关资料,初读诗歌,结合注释解决字词读音与简单含义问题,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重点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拓宽思路,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批注阅读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圈点批注出自己有疑问、有感悟的地方,如对字词的疑惑、对诗句情感的体会、对写作手法的发现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于课堂交流与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与飞来峰相关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以飞来峰为背景的诗歌,为后续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做铺垫,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学习。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师开始讲述:“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神奇的故事。在浙江杭州有一座山叫飞来峰,传说这座山峰原本是从印度灵鹫山飞来的,不知何时就落在了这里,所以被称为飞来峰。它怪石嶙峋,景色奇特,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往游览。其中啊,北宋的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就登上了这座飞来峰,并且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大家想不想知道,王安石站在飞来峰上看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登飞来峰》。”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简单提问学生对飞来峰的好奇点或者想象中的样子,稍作交流后,顺势进入新课教学。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诗人王安石以及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站在历史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意图,为深入解读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哲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诗人介绍:请一位学生向大家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6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