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VIP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邂逅诗豪·品豁达人生

——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所在单元是“保护环境”主题,突出“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语文要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通过资料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还存在着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特别是通过抓关键词体悟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情,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及评价标准:

1.联系注释感悟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走进诗文构建的时空。

2.展开想象感悟画面:抓住关键词,结合插图等,把诗的语言变成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深入感悟诗文情境。

3.会心吟诵感悟诗情:多形式朗读,会心吟诵,体味出其中的意蕴之美。

4.巧用典故感悟“诗心”:融入《牛郎织女》等古代文化常识,读懂诗中景物人情,感受诗人逆流而上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结合旧知,联系全诗,梳理不理解的字词,如“浪淘沙”“风簸”“九曲”等词。

2、重点抓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带有画面感的诗句,反复朗读,通过画面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雄伟。

3、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及诗人背景,以一篇带多篇,体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结合旧知,联系全诗,梳理不理解的字词,如“浪淘沙”“风簸”“九曲”等词。

2、重点抓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带有画面感的诗句,反复朗读,通过画面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雄伟。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古诗,了解诗人刘禹锡相关生平背景。

教师:课件制作,查找诗文相关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

板块一:走进黄河,了解“浪淘沙”

(一)图片激趣,感受黄河

她,蜿蜒曲折,一路向东。

她,雄浑伟岸,势不可挡。

她就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她孕育了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黄河文化,

驻足于黄河岸边,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自己的精彩诗篇。(出示黄河诗篇)

(二)诗体拓展

1.拓展篇目

今天要认识的这位诗人,他虽不是第一个写黄河的,可是在他之后却有许多的文人墨客纷纷使用他的文体来写,这成为千古传颂的,就是一种诗体文化,他的朋友白居易曾经写过,一起读:?

去朝来淘不尽,遂令东海变桑田。

南唐后主李煜也曾经写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代的欧阳修也写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也写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它成了诗名、曲名、词牌名,由于格式的不同,平仄的变换,但千古传颂下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它的题目——《浪淘沙》。

2.背景引入,加深感悟

浪淘沙,原指在黄河岸边的淘金者,他们利用沙和金的比重不同,利用浪水冲走沙,剩下的金只有针尖大小,而为此他要整整劳动一天,甚至一天也一无所有。

刘禹锡则是创立“浪淘沙”这一曲名的千古第一人。

板块二??诵读感悟,走进“浪淘沙”

(一)初读古诗,字正腔圆

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朗读感悟,教师从停顿、速度、感情饱满等三方面引导。

(1)个别读:评价时可从停顿、感情、速度三方面点拨。

(2)节奏读:引导学生可以按照平仄来朗读,一声二声的字声音稍微长一点,三声四声的字声音稍微短促一点这样的话,诗的韵味就出来了。(多形式读)

(3)合作读(配乐)

过渡:读诗使人灵秀,与文字邂逅之后,你知道这首诗中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释等方法,说说诗句含义。

(2)小组合作探究,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借助小组力量进行再次梳理。

(三)结合画面,深入理解

过渡: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边,感受黄河雄伟壮丽的奇观。你能用以下句式来分享此刻脑海中的画面吗?

读着“_________”这句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______的画面。

预设一:读着“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黄河绵延万里、夹带着很多泥沙的画面。

1.抓关键词:特点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哪些关键词?(九曲、万里)

2.知识拓展“实指和虚指”:古诗中的数字有的表示确定的数目,叫做实指;有的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叫做虚指。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⑤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通过古诗拓展,进一步理解实指和虚指。

3.想象画面,激情朗读?

预设二:读着“浪涛风簸自天涯”这句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黄河奔腾咆哮向天边流去的景象。

(1)结合注释,理解“风簸”

(2)想象画面,感悟“风簸”

眼前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目睹着________耳边似乎听到了__________

(3)激情朗读:读出黄河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us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