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寒潮灾害为例 教学案例-教案.pdf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寒潮灾害为例 教学案例-教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霸王”寒潮降临魔都,我们如何巧结一段“冰雪奇缘”?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寒潮灾害为例

一、基本信息

·课名: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寒潮灾害为例

·科目:地理

·学段:高中

·年级:高二

·学校: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授课教师:

·使用教材:上海版高中地理《拓展》分册(2016年6月第5

版)

二、课标分析

本节课落实的是《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主题17“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内容要求12:

“说明某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频度和强度等状况,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本条要求的学习主题是自然灾害,其中“防灾减灾”既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们认识自然

灾害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学习时应围绕“防灾减灾”这一核心,系统认识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

和防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学习过程是剖析国内或国外在防灾减灾经验教训方面的案例,并结合自然

灾害分布图和相关数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教育价值是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对人类处理人地关系行为的

反省意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说明某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频度和强度

等状况”,一般需要提供给学生资料,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整合、加以说明,而不是凭空背诵。

第二,“分析原因”并不是学习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科学地认识灾害,以便明

确防灾减灾的措施。此外,分析原因时应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即“自然灾害成因中不仅有

天灾,而且有人祸”,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第三,“提出防灾减灾对策”是本课

重点,教学时应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教师要强调:措施不应泛泛而谈,而要有理有据、具体可行、彰显责任。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对应上海版高中地理《拓展》分册第二篇“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9“自然灾害与防灾减

1

灾”。

从教材结构来看,“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紧承高一教材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

理的学习内容。本专题先概述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然后列举并介绍了常见的地质灾害和气象气候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的主要特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和步骤。由此可见,教材本

专题是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编排的,即先总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再分门别类地介绍每种常见

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成因、对策等,最后再总述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防灾减灾的对策。

通过对教材结构的分析可知,对于任何一种自然灾害,都涵盖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

(在哪里/分布),“造成什么影响”(怎么样/影响),“如何形成和致灾的”(为什么/原因),“防灾减灾措施

有哪些”(怎么做/对策)。这四个基本问题具有如下逻辑关系(如图1):“分布”和“影响”是自然灾害的

外在特征(是什么样的),它们取决于这种自然灾害的内在原因和发生机制(为什么这样),人们应针对灾

害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原因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应当怎么做)。例如,针对灾害的原因,思考能否从形成机制

上阻断或减小灾害的发生可能;针对灾害的空间分布,思考能否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制订划区的风险应对

方案;针对灾害的影响,思考能否采取措施防范或减轻其危害从而保护受灾对象。

图1自然灾害基本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从教材内容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第一,概念的层级关系。气象气候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下位

概念,寒潮灾害又是气象灾害的下位概念,寒潮具备自然灾害的共性特征,但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寒潮

灾害”是学习“自然灾害”的一个载体,所以教学时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二,

教材正文关于寒潮的篇幅并不长,提到了寒潮的定义、表现、影响,以及补充介绍了霜冻灾害。这是因为

寒潮的有关内容在高一上册“大气”一篇中已有介绍,特别是着重介绍了寒潮成因中的气象因素(反气旋

/冷锋的形成),但高一课本中对于寒潮灾害的其他因素(包括地形等其他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没有展

2

开,也没有系统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高二教材中的寒潮不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在“自然灾害”

的范畴内讨论,因此教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中路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习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