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精]《〈诗经〉二首》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VIP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精]《〈诗经〉二首》教案2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二首》教案

文章题目

《诗经二首》

教材分析

《诗经二首》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进程、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经》中的诗歌接触比较少,对于语句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比较法:两篇文章相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便于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背诵诗歌。

2.了解《诗经》,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读懂诗作,理解诗意。

2.品味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理解诗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学生一边听音乐,交流感悟。

借助于歌词,了解诗情,初步感知诗中描写的内容。

2.整体感知

1.关于《诗经》。

可播放【影音资源】《诗经》

2.自由诵读《关雎》,把握节奏,参照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3.自由诵读《蒹葭》,把握节奏,参照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4.感知文意,并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

关雎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

明确:没有。

②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

③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④思考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君子?(学生发言。)

(评析:善于选点——以何为“君子”切入,关注“爱”的正确启蒙。)

蒹葭

1.你看到了哪些景,怎样的景?

明确:蒹葭、白露、霜,萧瑟、绵长、迷茫之景。

2.通过景物描写可以判定文章所写的季节和时间是什么?并从诗歌中找出原句。

明确:秋,早上。

3.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感伤和惆怅。

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结合教师点拨,掌握主题。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诵读指导

1.学生入境听读,体会诗歌情感。

2.指导诵读,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在读中品,读中析,读中想象。

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三读——感受诗的建筑美。

在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

这两首爱情诗与现代的爱情诗作比较,风格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明确: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情感性”的结合。

6.课文总结

《诗经》是诗歌的源头,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的气氛和情调,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再读诗歌,赏析诗歌当中表达的

情感。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