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认识地球的形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一、设计思路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课程要求,本节课“认识地球的形状”以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为基础,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探讨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3.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地球形状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球形状观念。
4.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地球的形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认识地球的形状”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如下: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2.空间观念:通过认识地球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积极观察、思考、质疑的科学态度。
4.合作交流: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
②学生能够描述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性。
2.教学难点
①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物观察过渡到抽象的地球形状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②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形状认知的复杂性,以及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试错和修正过程。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互动白板
-地球仪
-实物模型
2.课程平台
-校园内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科学探究软件
4.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操作
-角色扮演
-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地球仪,提问学生:“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过的关于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大小、位置等。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地球的形状,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现代科学的证实。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实物模型,讲解地球的赤道、极地等部位的形状特点。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并尝试用模型来展示地球的形状。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地球仪,尝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并解决一些与地球形状相关的问题。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形状的概念,并纠正错误。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地球形状有了清晰的认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地球形状的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地球形状的特点。
-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
-展示地球仪,提问:“我们每天生活在什么上面?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呈现
-讲解地球形状的历史认识,从古代的“天圆地方”到现代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展示地球仪和实物模型,讲解地球的赤道膨胀、极地扁平等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并尝试用模型展示。
3.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尝试描述地球的形状。
-教师提出问题,如:“地球的赤道和极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地球是扁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理解。
4.课堂总结
-总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地球是扁的?”,“地球形状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等。
5.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地球形状的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地球形状的特点。
-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六、知识点梳理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球体”的过程。
-现代科学通过地质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证据证实了地球的真实形状。
2.地球形状的证据
-地平线的现象:站在海边,只能看到有限的地平线,而无法看到地球的曲线。
-航海和航空导航:航海和飞行路径的设计基于地球的球体形状。
-卫星图像: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清晰地显示出地球的球体形状。
-地球的重力场:地球的重力场分布与球体形状相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2有机合成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4 图片信息的加工 说课稿.docx
- 8 彩色的梦(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docx
- Unit 1 Life Choices Lesson 1 Lifestyle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物理教育公平性研究与实践策略探讨论文.docx
- 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 生活实践对小学数学学习动机的影响论文.docx
-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数学课堂改进研究论文.docx
- 高中化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研究论文.docx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3.3.1 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