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CCSB4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596—2021
竹乡鸡林下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Zhuxiangchickenraisingbeneaththeforest
2021-05-17发布2021-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2/T1596—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养殖条件 1
5引种 2
6育雏 2
7放养期管理 3
8饲料及兽药使用 4
9疫病防控 4
10无害化处理 5
11检疫 5
12养殖档案记录 5
附录A(资料性)育雏、育成期常备药物 6
附录B(资料性)竹乡鸡免疫程序 7
II
DB52/T159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遵义市畜牧渔业站、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竹乡鸡养殖有限公司、赤水市畜牧渔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进军、黄锡阳、唐继高、张芸、周招洪、司宗贵、沈德林、黎恒铭、龙冲冲、马啸天、王梦、刘廷江、柳莉莉、明炜、杨林、冯堃、周发珍、黎思昌、陈林、胡孝其。
1
DB52/T1596—2021
竹香鸡林下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竹乡鸡林下养殖条件、引种、育雏、放养期管理、饲料及兽药、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检疫、养殖档案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于竹乡鸡林下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682畜禽场场地设计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7〕公告第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竹乡鸡zhuxiangchicken
原产地贵州省赤水市,属蛋肉兼用型。单冠平头,冠、髯多为黑红色。喙、胫以黑色居多,虹彩呈橘黄色。公鸡颈羽、背羽呈红色、带墨绿色光泽。母鸡羽毛多为黑色,麻黄色次之。雏鸡羽毛多呈黑色。成年鸡体重:公2300g,母2100g。母鸡开产日龄180d~210d,年产蛋100~150个,蛋重52g~58g,蛋壳以浅绿色居多,浅褐色、白色次之。
4养殖条件
4.1场地选择
4.1.1选择地势高燥、缓坡、透光性好、环境安静、隔离条件好、交通水电方便,具备一定遮荫条件的竹林、树林。
2
DB52/T1596—2021
4.1.2放养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水质应符合NY5027、环境质量应符合NT/T388的要求。
4.2场区布局
场地设计建设应符合NY/T682的要求。
4.3场区划分
4.3.1生活管理区
包括办公室、生活用房等,位于上风方向、地势较高处。
4.3.2养殖区
包括育雏室、放养鸡舍等,位于生活管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之间。4.3.3无害化处理区
包括隔离室、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位于下风方向。
4.4鸡舍建设
鸡舍建在地势较高处,应防雨、保温、隔热、通风,舍内有照明,周围有足够的通道供鸡只进出,结构可采用竹、木或钢架,地面垫料或在鸡舍中央(或靠墙)搭建栖架。鸡舍按每1m2饲养8~10羽搭建。
5引种
鸡苗应来自无特定疫病,且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场。
6育雏
6.1育雏方式
6.1.1网上育雏
雏鸡饲养在育雏室离地面60cm~70cm的塑料网或镀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T 1526-2020 南美斑潜蝇检疫操作规程.docx
- DB52T 1527-2020 油用紫苏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542.1-2021 政务服务平台 第1部分:建设指南.docx
- DB52T 1557-2021 大数据开放共享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52T 1558-2021 大数据安全服务人员能力评价.docx
- DB52T 1561-2021 白刺花人工灌木林平茬技术规范.docx
- DB52T 1562-2021 白刺花青贮、微贮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565-2021 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验收规范.docx
- DB52T 1566-2021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docx
- DB52T 1567-2021 基层医疗机构法定肠道传染病病例管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