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章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节梅毒病人的护理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李云霞
重点难点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诊疗要点。难点重点梅毒的概念、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概述流行病学资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病原学及发病机制护理目标护理评价
概念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早期侵犯皮肤黏膜,晚期主要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其他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病原学及发病机制梅毒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菌体细长,有排列均匀的6~12个螺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燃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在-78℃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资料1.传染源梅毒病人是唯一传染源。2.传播途径梅毒螺旋体经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其他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
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心理-社会状态
护理评估评估病人近期是否有不安全性行为,是否有性伴侣感染史,是否有与病人间接接触史,母亲是否有孕、产期梅毒感染史,是否有血液及血制品使用史。健康史
护理评估(一)显性梅毒1.一期梅毒:无全身症状,局部有硬下疳。2.二期梅毒全身症状:如咽痛、全身不适、头痛、体重减轻、不规则发烧、关节痛等。皮肤黏膜损害:①玫瑰疹:是最早出现的皮疹;②丘疹性梅毒疹;③粘膜斑:是最典型的损害。其他组织损害3.三期梅毒:此期传染性低,但破坏性强。(二)隐形梅毒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已消失,但梅毒血清抗体试验阳性。(三)先天梅毒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周围人对梅毒病人的歧视及隔离治疗,易导致病人自卑、孤独感。梅毒治疗时间长,容易反复,且晚期治疗效果不佳,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悲观情绪。梅毒病人常出现皮肤、黏膜损害,病人遭受疾病折磨,易产生绝望感。所以,要及时评估病人和家属对隔离治疗的认识及适应情况,评估病人患病后对家庭、生活、工作的影响,评估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心理-社会状态
护理评估1.病原学检查(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对早期梅毒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直接荧光抗体法(DFA-TP)(3)银染色体检查(4)其他2.抗体检测又称血清学检测。3.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神经病毒的主要依据。4.放射线检查有利于心血管梅毒及骨梅毒的诊断。辅助检查
护理评估梅毒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足量、规则用药。首选青霉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过渡到治疗剂量。初用青霉素时要警惕赫氏反应。治疗后追踪观察3年。对传染性强者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梅毒阶段药物名称药物用量1个疗程一期、二期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qd,肌注连续15天三期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qd,肌注连续20天神经梅毒青霉素G1800万-2400万U,qd,静滴连续14天孕妇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qd,肌注连续15天(妊娠初、末3个月各1个疗程)胎传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qd,肌注连续14天心血管梅毒青霉素G肌注,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连续15天(休息2周后重复1个疗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与梅毒螺旋体经接触传播(主要经性接触、性以外其他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梅毒螺旋体所致的皮肤、黏膜破损有关。3.焦虑与疾病久治不愈及担心传染他人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梅毒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病人皮肤黏膜完整,无继发感染;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无恐惧发生,活动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隔离实施接触隔离(主要是性接触隔离),隔离治疗至梅毒螺旋体消失。2.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及晚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晚期病人酌情加强肠外营养)。
护理措施
(二)对症护理对症护理是本病护理的重点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但不能与他人同盆而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挤压。与病变部位接触的内裤、手等,要清洗、消毒,纸张焚烧。医务人员在病变部位进行操作时要戴手套。
(三)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如硬下疳的消退情况,是否有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秃发、梅毒性橡胶样肿等。观察骨关节损害、局部淋巴结等情况。观察器官损害情况,如眼损害、神经损害等。了解病人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四)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沟通,使其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减轻焦虑与自卑。
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