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文《雷电颂》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雷电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感受屈原内心剧烈的情感:极度的生气,想要把黑暗的现实撕碎的剧烈愿望,对光明与自由的热闹追求。
2.观赏郭沫若将这些剧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艺术手法。
3.探究风、雷、电的象征意义和屈原形象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来学习《雷电颂》,这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一个最为闻名的片段。这样长长的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屈原的内心抒情。那么,在《雷电颂》中,屈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郭沫若又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屈原的情感,并打动很多读者的呢?
二、感受情感
播放《雷电颂》情境朗读视频。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感受屈原的情感。
学生自由谈论感受,明确:屈原此时内心涌动着无比剧烈的心情——极度生气,想要摧毁当时的黑暗现实,热闹地追求光明与自由。
三、分析鉴赏
1.在文章中,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句子情感表现得很剧烈,而另外一些句子的情感表现力则较弱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情感表现力剧烈的句子,前后左右沟通,然后到班上沟通。尽量让不同的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请同学们思索:为什么是这些句子的情感会更剧烈、充足一点?你能否扮演屈原,通过朗读将隐藏在这些句子中的剧烈情感表现出来?
明确:由于这些句子具有特别的表现形式,所以其表达的情感更为剧烈。
⑴绽开奇妙的想象,让屈原和宇宙间宏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到达物我统一的境地。借助它们的神力,诗人具有了消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气。这样就使历史中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芒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概磅礴,洋溢着髙昂的革命浪漫主义激情。
⑵特定的修辞手法的使用使人物情感的抒发更加剧烈和直接。
文中大量运用拟人、呼告等修辞方法,或者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或者无比生气地斥责恶神,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情感,增加了语句的气概和表达效果。同时,文中大量运用了反复、排比、反问等方法,增加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情感。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莫非就不能迸射出光明白吗?
在上面节选的第一段文字中,反复消失炸裂烧毁这两个词语,充分地表达了屈原此时想要消灭黑暗现实的情感。后一个句子使用反问修辞,表达出屈原对光明的坚决追求和对光明到来的坚决信念。
⑶长短句的结合使用,令人读来铿锵有力,心情饱满,同时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朗朗上口。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煽动吧,风!咆哮吧,雷!闪烁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消灭,消灭,消灭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指出自己觉得情感最为剧烈的句子,然后进展分析鉴赏,最终要求学生通过表演性的朗读来表现句子剧烈的情感。
四、揣摩意图
1.思索:在《雷电颂》中,诗人屈原呼唤了风、雷、电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风、雷、电象征着什么?
明确:借助风、雷、电,屈原试图摧毁当时黑暗的现实世界,毁灭那些无德无能、高高在上、欺民惑众的统治集团。由于屈原本人无力去转变黑暗现实,所以寄盼望于这些自然的力气去转变世界。风、雷、电象征着转变黑暗现实的宏大力气,象征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力气。
2.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生气、想要摧毁黑暗的世界,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屈原。那么,郭沫若制造这个艺术形象在当时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说说郭沫若的写作意图。
语文《雷电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二、力量目标:培育阅读和观赏戏剧文学的力量。
1,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文章气概,感受情感律动。
2,品尝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三、情感目标: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手车销售业务员培训ppt课件.pptx
- 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 hexaco-100人格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其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 .pdf
- HCIA-openEulerV1.0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
- 工商申请生态农场流程.docx VIP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无答案).pdf VIP
- 人教PEP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 社会学论文:上海市“15 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现状与策略思考——以静安区为例.docx
- 历年(2019-2024)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圆锥曲线)汇编(附答案).pdf
- 《一起长大的玩具》(课件)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