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月是故乡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思乡之情。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习文中描写月亮的语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2.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体会这种思乡之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3.教学方法
3.1朗读法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课文开头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教师先进行深情的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然后再让学生模仿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3.2讨论法
-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作者为什么觉得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更明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3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播放一些关于故乡明月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乡明月的美,从而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4.教学过程
4.1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不同地方月亮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月亮在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月是故乡明》,作者也对月亮有着独特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4.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徘徊、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等,指名学生认读,然后全班齐读。
-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回忆以及在他乡看到月亮的感受等方面进行概括。
4.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作者在这部分描写了哪些关于月亮的场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描写了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月亮。
-让学生找出描写月亮的语句,如“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描写月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视觉、感觉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清光四溢”写出了月亮的明亮,“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写出了月亮的灵动之美。
-提问学生: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亮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作者在他乡看到月亮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在他乡看到的月亮虽然也很美,但总觉得不如故乡的月亮。
-让学生找出体现作者这种感受的语句,如“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将他乡的赏月胜地与故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对故乡月亮的思念。
-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他乡看到这么美的月亮,却仍然想念故乡的月亮呢?让学生分组讨论,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