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0-创业开公司要规避的法律⻛险
这⼀期,我们讲讲创业开公司要规避的法律⻛险
⼀、和开公司相关的刑事法律⻛险
创业者开公司都是为了赚钱,但是赚钱的过程中⼀定要先注意法律合规,不然⼀不⼩⼼触犯了刑法,
被抓进去就不好办了。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下跟开公司相关的刑事⻛险有哪些。
我国的《刑法》,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条⽂有50多条,⼏乎贯穿企业设⽴、注册、终⽌和经营
活动的全部过程。
下⾯我们从各个环节分别来说明⼀下有哪些⻛险:
01企业设⽴的刑事⻛险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对公司的设⽴实⾏登记制度,只有在取得合法登记、领取相关证照后,公司
才能依法经营。
企业设⽴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章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明确规定:若虚假申报注
册资本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段虚报注册资本;公司发起⼈、股东未实际出资、虚假出资,或者抽逃
其出资的,可能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刑法158、159条规定)
防范建议:现⾏公司法对企业注册资本⾦要求越来越低,企业家应避免弄虚作假,给企业埋下法律⻛
险隐患。
02企业⽤⼯的刑事⻛险
⼀般的劳动纠纷属于⺠事范畴,由⺠法调整。但刑法第244条规定,强迫劳动、雇佣童⼯从事危重劳
动等⾏为可能构成强迫职⼯劳动罪、雇佣童⼯从事危重劳动罪。
同时,刑法276条之⼀:对拒不⽀付劳动报酬也做了⼊罪规定。
防范建议:企业要按时⾜额⽀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若在经营过程中确实遇到资⾦困难,⽆法及时⾜
额⽀付劳动者报酬的,应当积极与劳动者沟通协商,并向当地⼯会组织汇报,避免因劳⼯问题引发群
体性事件。
03企业经营中的契约刑事⻛险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参与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社会主体之⼀,⽽经济活动本⾝以契约或合同的形式表
现出来。契约或者说合同的完全履⾏,依靠的是法律为后盾。企业经营活动中为获取利润⽽采取的各
种经济⾏为必须贯彻契约精神,做到契约⾃由和诚实守信,否则企业的⽣产经营就会存在各种⻛险,
甚⾄刑事⻛险。
刑法第224条以⾮法占有为⽬的,在签订、履⾏合同过程中,骗取他⼈财物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罪。⽐如:⾏为⼈签订和履⾏合同过程中的某些⾏为具有欺骗性,可能就会陷⼊刑事⻛险当中。
还有,刑法167条:签订、履⾏合同失职被骗罪。
防范建议:在商事经济活动中,⼀定要注意合同的订⽴、履⾏及签订的整过过程。从最初的谈判到合
同的签订,避免欺诈⾏为,尤其要重视合同的签订。区分⼀般合同欺诈,还是刑事犯罪。合同内容要
周密细致,对合同重要内容或可能的⻛险给予标注提⽰。
04企业融资中的刑事⻛险
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资⾦的不断注⼊。通常,企业需要借助借贷、证券发⾏、证券交易等渠道获
得更多的资⾦⽀持。融资过程中的刑事⻛险不可⼩觑。
1)证券融资
刑法第160条:欺诈发⾏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1条: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刑法第179
条:擅⾃发⾏股票、公司债券罪;刑法第180条: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2)⾦融贷款
企业向⾦融机构贷款是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但不可忽略贷款融资中可能的刑事⻛险。主要涉及的刑
事犯罪有:刑法第175条:⾼利转贷罪;刑法第175条之⼀:骗取贷款、票据承兑、⾦融票证罪;刑
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
3)其他途径融资
其他⽅式融资,⼀般是指除了证券融资,⾦融贷款外,如融资租赁、联营、合资、以及向不特定的社
会公众募集资⾦和吸收存款等的融资⾏为。要注意的是,不论采取哪种⽅式,都必须依法进⾏。否
则,很可能会引发刑事⻛险。常⻅的罪有:刑法第176条:⾮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92条:集
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与⾮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法占有的⽬的。威先⾏搜
索“⾮法吸收公众存款”,显⽰刑事案件17万多条,可以说⻛险系数是相当的⾼。
防范建议:谨守法律的底线。(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资⾦,应该⽤于企
业的设⽴、⽣产和经营,不得⽤于弥补企业的亏损和其他⾮经营性⽀出。并严格按照法定的⽅式、程
序、条件、期限、募集的对象、资⾦⽤途等进⾏。(2)企业向⾦融机构申请贷款过程中,避免虚构
事实、隐瞒真相、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情形。(3)区分融资与⾮法集资的界限。企业⺠间借贷是市
场经济⾏为,法律并未禁⽌。但是,如果存在向社会公众宣传、承诺回报的⽅式,向不特定的公众吸
收资⾦,则可能涉嫌⾮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法集资罪。(4)企业若资⾦短缺,或经营遇到困难,
⽆法履⾏到期债务的,也应积极⾯对,采取合法⼿段寻求妥善处理,避免故意逃避责任,给企业带来
刑事⻛险。
05企业财税刑事⻛险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