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T 167-1993 山地自行车 安全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地方标准

山地自行车安全要求

DB13/167—93

1993—07—20发布1993—07—20实施

河北省标准计量局发布

·1·

河北省地方标准

山地自行车安全要求DB13/167—9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自行车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山地自行车和山地类自行车。

2术语

2.1山地自行车

具有一字形车把、菱形车架、悬臂钳形闸、大容量变速器、粗状车胎,适合在野地、山地、丘陵等范围广泛的地形内骑行,能登降陡坡,跨越台阶的自行车。

2.2山地类自行车

除车把、车架可选用不同型式外,其它同山地自行车。

3技术要求

3.1锐边和突出物

在正常骑行、搬运和维修时,凡人体可能触及之处均不可有尖角和锐边。组装后的突出物长度不得超过8mm。螺钉的外露部分,在螺母旋紧之后,应小于螺钉的外径尺寸。

3.2制动性能

3.2.1干态制动

制动距离应不大于5.5m。3.2.2湿态制动

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3.3车闸钢绳强度

3.3.1钢绳与钢绳接头的拉断力该拉断力应不小于2000N.

3.3.2钢绳与钢绳接头的疲劳强度

经100000次疲劳试验后,接头不得脱落,钢绳每股不得断裂。3.4闸皮试验

经试验后,闸皮组合件不应有损坏。

3.5车把

3.5.1把立管

把立管上应刻有永久性标记、即最小插入深度标记,其深度从把立管末端起应不小于

河北省标准计量局1993—07—20批准1993—07—20实施

DB13/167—33

·2·

管径的2.5倍。

3.5.2车把稳定性

车把经正确调整后,应在正前方位置的左右两侧各不小于60°的范围内转动灵活,轴承处不应出现紧点、僵点或松驰现象。

3.5.3把立管力矩

经力矩试验后不得断裂。

3.5.4把立管静负荷能力试验后不得断裂。

3.5.5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试验后把立管与前叉立管之间应无相对转动。3.5.6车把疲劳强度

试验后车把各部位不得产生断裂、开焊及明显变形。

3.5.7车把把套脱卸力

应不小于70N.

3.6车架/前叉组合件

3.6.1落重试验

试验后组合件上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开焊和裂纹。组合件前后轴中心线之间的永久变形

量应不超过20mm。

3.6.2冲击试验

试验后车轴间距离的永久变形量应在60mm以下,且各部位不得产生肉眼可见的开焊

和裂纹。

3.6.3疲劳强度

试验后车架/前叉组合件不得出现肉眼可见的开焊、裂纹及明显变形.

3.7前叉强度

试验后各部位不得产生断裂,其荷重应大于1500N,吸收能量大于70J.

3.8车轮

3.8.1径向圆跳动不得超过1.5mm。

3.8.2端面圆跳动

不得超过1.5mm。

3.8.3间隙

自行车校准后,其轮胎对于前叉或车架上之任何附件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3mm.

3.8.4静负荷试验

组装好的车轮,经试验后,其任何零部件不允许有损坏;轮辋作挂重试验时,挂重点测得的永久变形应不大于1.5mm。

3.9内外胎

DB13/167—93

—3—

工厂推荐的充气压力值应标在外胎侧面,外胎装配好后应易于看到其标值。

外胎和内胎应与轮辋相配合,将轮胎充气到推荐充气压力的110%,经5min,外胎

仍应完整地包络在轮辋上。

3.10脚蹬3

3.10.1静负荷试验

经试验后,脚蹬轴或脚蹬框架之任何部分不应有肉眼可见之裂纹。

3.10.2动态试验

脚蹬轴经1000000次转动试验后,不应有肉眼可见之裂纹。

3.10.3脚蹬轴冲击强度

脚蹬轴经冲击试验后,其永久性变形量不大于6mm。

3.10.4脚蹬轴挠度试验

经试验后,受力部位的挠度在1.5mm时,不得断裂。脚蹬轴断裂时,受力不应小于15KN,且所受力和挠度乘积应不小于50N·m。

3.11鞍座

3.11.1鞍管标记

鞍管上应有一永久性标记,即最小插入深度标记,该标记从鞍管底部算起应不小于鞍管直径的2.5倍。

3.11.2鞍座调节夹紧装置

经试验后,鞍座调节夹紧装置相对于鞍管在任何方向上都不应有移动,鞍管相对于车架亦不应有转动。

3.11.3鞍管强度

经试验后,鞍管不得出现开焊、断裂及明显变形。

3.12链条

3.12.1链条灵活性

链条在专用工具上通过应灵活,无卡住现象(不包括接头)。

3.12.2链条破坏拉力

链条的最小破坏拉力应为8330N。

3.13驱动系统静负荷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