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2新.doc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2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老师提问]这是反映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

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学生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续表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新知

(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老师提问]宋元时期,有哪些大城市成为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城市?

[老师讲解并描述]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这些城市的规模都很大,人口多,而且商业和消遣很兴盛。

[老师提问]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宠爱去哪里消遣?

[图片展示]

大相国寺

[老师讲解并描述]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该寺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大门旁边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绣、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大相国寺是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

[活动探究1]展示材料,回答问题。

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什么叫“瓦子”和“勾栏”?

[老师总结]很多消遣兼经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很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展示图片]

《清明上河图》

视察图片,图中的人物在瓦子做什么?

[老师总结]市民边喝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材料展示]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老师讲解并描述]喧闹旺盛的瓦子和勾栏,的确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艳羡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老师总结]城市的旺盛,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展示图片]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学生回答问题: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学生回答问题:大相国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的消遣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很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学生视察《清明上河图》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市民边喝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学生思索后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城市的旺盛,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了解学生对基础学问的了解状况。

创设情境,培育学生的学问运用实力。

培育学生从材料获得有效历史的信息的实力。

培育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得信息的实力。

续表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新知

(授新课)

[提出问题]当时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的杂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

[老师讲解并描述]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阔民众所宠爱。

[老师讲解并描述]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打算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活动探究2]分小组探讨,依据诗句,说出诗句描述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到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学生自由探讨,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阔民众所宠爱。

学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分别是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

帮助学生理解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培育学生识图和归纳问题的实力,帮助学生了解杂剧形成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宋朝的传统节日。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老师讲解并描述]宋元大都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宋词也是当时宠爱的文学形式。

[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观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苏轼的词的特点。

[老师归纳]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争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展示图片]

[老师归纳]观赏和朗读《声声慢·寻寻找觅》,分析李清照的词的特点。

学生朗读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