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血栓与止血检验抗凝物质检验血液学检验龚晓华
一、抗凝血酶含量检测【检测原理】双抗体夹心法【参考区间】0.29±0.06g/L
一、抗凝血酶含量检测【临床意义】遗传性AT缺乏: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和阳性。2.获得性AT缺乏:AT-Ⅲ合成降低;丢失增加;消耗增加。3.AT水平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
二、蛋白C含量及活性检测【检测原理】1.蛋白C含量:双抗体夹心法2.蛋白C活性检测:发色底物法【参考区间】1.蛋白C含量:3.0~5.2mg/L2.蛋白C活性:100.24%±13.18%
二、蛋白C含量及活性检测【临床意义】增多: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妊娠后期及炎症和其他疾病的急性期。2.降低:见于先天性PC缺乏患者;获得性PC缺陷,如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三、总蛋白S含量检测【检测原理】【参考区间】19.0~26.8mg/L双抗体夹心法
三、总蛋白S含量检测【临床意义】1.蛋白S为活化蛋白C的辅因子,增强活化PC与磷脂表面结合的亲和力,从而加速灭活FⅧa和FⅤa,先天性蛋白S缺乏常常发生严重的深静脉血栓。2.获得性蛋白S缺乏症常见于肝疾病、口服抗凝药物等。
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检测原理】【参考区间】0.97~1.35U/L发色底物法检测待测血浆与过量的TF/FⅦa和FⅩ作用,剩余的TF/FⅦa水解发色底物,释放出发色基团,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浆中TFPI:A呈负相关。
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临床意义】活性减低: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多为获得性的,如DIC、脓毒血症、大手术等。活性增强:广泛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活性增强,常见于致死性败血症、慢性肾衰竭等
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手车销售业务员培训ppt课件.pptx
- 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 hexaco-100人格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其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 .pdf
- HCIA-openEulerV1.0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
- 工商申请生态农场流程.docx VIP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无答案).pdf VIP
- 人教PEP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 社会学论文:上海市“15 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现状与策略思考——以静安区为例.docx
- 历年(2019-2024)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圆锥曲线)汇编(附答案).pdf
- 《一起长大的玩具》(课件)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