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栓与止血检验抗凝物质及作用94课件讲解.pptx

血栓与止血检验抗凝物质及作用94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血栓与止血检验

抗凝物质及作用

龚晓华

机体抗凝

正常抗凝是机体防止血管内形成血栓,保证血液能够在血循环中正常运行的重要功能。包括细胞抗凝和体液抗凝,其中以体液抗凝最为重要。

细胞抗凝主要指单核、巨噬细胞、肝和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合成和释放的某些凝血抑制物,以及灭活或消除某些激活的凝血因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体液抗凝指血浆中存在多种蛋白酶抑制物,在凝血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由肝、血管内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属于α2球蛋白。为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AT作用机制:肝素与AT结合后,导致AT构型发生改变,后者可与这些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封闭”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

AT缺乏是发生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蛋白C抗凝系统

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PC)、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S(PS)、活性蛋白C抑制物(APCI)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

蛋白C、蛋白S、APCI由肝脏产生。

TM和EPCR由内皮细胞产生和表达。

PC和PS是维生素K依赖的蛋白质。

三、蛋白Z抗凝系统

蛋白Z系统包括蛋白Z(P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ZPI),PZ和ZPI的缺陷会导致血栓的形成。

PZ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糖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分泌后进入循环血液中,分子量为62KDa,血中浓度为0.6~5.7mg/L。

ZP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在血液凝固或血栓时会被大量消耗。

PZ和ZPI主要灭活Xa,并需要Ca2+和磷脂的存在。

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合成和分泌。

TFPI在血浆中以与脂蛋白结合和游离两种形在存在。

TFPI作用机制:TFPI存在于Ⅶa和Ⅹa的结合部位,通过和TF-Ⅶa复合物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对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五、其他抗凝物质

生理性血液凝固调节蛋白表面结合抑制物

磷脂酶A2

狼疮抗凝物(LA)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蛋白活化片段

血管抗凝物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