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原因及对策
杨金辉
(湖南T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O)
摘要: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青少年
网络游戏成瘾自杀的原因主要是:极端冲动;对“死亡”的曲解及家庭矛盾。其对策是国
家、企业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与监控,大力发展绿色网络游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家长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转变家
庭教育方式;青少年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心态。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原因;对策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的一个自杀高级群体,尤其是网络游戏成瘾的
青少年自杀现象层出不穷。目前我国理论界分别将“网络游戏成瘾”、“自杀”作为独立问题来研究的比
较多,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查阅,20O1年到2OO8年以“网络游戏成瘾”为题的专题文章为67篇,以“自杀”
为题的专题文章为2867篇。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极少,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CNK1)和中国国家
数字图书馆里查阅,以“网络游戏成瘾自杀”为篇名的专题文章和专著都为零。可见,迄今为止我国学术
界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导致自杀的原
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现象的发生,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原因分析
网络游戏成瘾指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并且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极度地依赖网络游戏
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法国著名社会学家E.Durkheim(埃米尔·杜尔凯姆)认为,“人们把任
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
杀。,,[1]u本文所指的自杀青少年包括自杀身亡的、自杀未遂的和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针对目前青少
年网络游戏成瘾导致他们蓄意或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种种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类:
(一)自杀缘于极端冲动
.青少年主体内在的因素对其自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沉溺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的情绪同时
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他们往往有更强的情绪冲动。遇到矛盾冲突时,如果没有冲动控制或者
冲动引导机制,也没有能释放冲动的精神能量的外部事物时,往往会导致冲动性自杀行为[2]。网络游戏
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的眼、手指都要快速频繁移动,长期如此青少年玩家的生
收稿日期:2009一O9—15
作者简介:杨金辉,男,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研究。
36
理和心理不堪重负,心理调节能力弱化,脾气也变得暴躁,遇点小事就会很激动,一想到死就容易马上采
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
易走向极端。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或躯体痛苦,突然的情绪打击、屈辱和愤怒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诱因。
同时,网络游戏里看不顺眼的可以PK,这容易滋长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导致青少年潜意识地用暴力手
段去解决现实问题,引发社会暴力事件或导致青少年自残自杀。另外,青少年在网络游戏虚拟世界里遭
到打击,他们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无法得到满足,由于心理矛盾的冲突,造成感情冲动丧失理智而自杀。
(二)自杀缘于对“死亡”的曲解
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没有充分估
计自杀的后果。目前,网络游戏中关于打杀的镜头,关于死亡的描写非常多,甚至有的游戏竟然把死当
成解脱来宣传,影响了青少年对“死亡”的理解。尤其是在一些网络游戏中,有许多互相厮杀的内容,而
且游戏里经常出现一些打不死的英雄。这种“英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有了“死就是游
戏”的想法。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欺诈、赌博、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和倾向,这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
观乃至生命观有着
文档评论(0)